“中华皮影”落户圆明园 2009预计盈利上百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皮影艺术团正在表演《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为了弘扬皮影这一传统文化,致力于皮影演出、展示和艺术交流的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于2008年底落户圆明园并开始试营业。2009年3月1日,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正式对外营业,并将于近期推出皮影新剧《圆明园传奇》。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2007年5月在前门大栅栏开业,通过近两年时间的经营基本上实现了收支平衡,2009年预计盈利上百万元,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经营近两年实现收支平衡

自从1905年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放映以来,皮影戏这门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艺术逐渐衰落。目前,我国拥有皮影戏相关从业人员近2000人,包括演员、雕刻师和售卖人员等,而真正的雕刻名家仅剩不足10人。在皮影戏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林中华、王熙夫妇开办了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

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总经理林中华说:“从传统文化的产业规律来看,投资皮影产业是一个长线投资,所以我们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前期投资不要太大,但是也别指望赚钱。两年之内是一个培育期,要先稳住市场。在近两年时间内,我们整体投资达到180万元,包括房租、水电、演员的工资、宣传推广和产品研发等费用。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巩固了皮影的文化传承,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截止到2008年底,我们基本上实现了收支平衡。2009年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将实现盈利,预计盈利上百万元。”

落户圆明园“瞄准”旅行团

自从在大栅栏开业以来,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共演出1500多场,接待的主要是游客、散客和儿童等。林中华说:“在大栅栏演出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观众数量不稳定,比如天气不好的时候可能观众就少;另外,那里没有足够的展览空间进行皮影文化展示。所以我们决定落户圆明园,与圆明园的旅游产业结合起来,通过与旅行团的合作,维持观众流,实现收入的稳步增长。在圆明园我们拥有2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不仅打造了一个综合的展览平台,展出了近5000件皮影文化展品,而且拥有常驻演出团体,旅行团随时来都可以观看演出。”据了解,皮影戏一般时长都在半个小时左右,一些大型剧目时间则在一个小时左右,非常适合旅行团体观看。

为了配合在圆明园的演出,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编排了皮影新戏《圆明园传奇》。该剧采用传统的皮影戏表演手法,同时利用了现代声光电技术表现壮观的场面。此外,该剧还将皮影表演和真人表演结合起来,这种情景剧是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据了解,皮影版先锋舞台剧《白雪公主与七个袖珍人》目前也已经完成前期排练,将于4月份登陆海淀剧场演出10场。林中华说:“皮影戏能够登陆海淀剧场这样的大舞台,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收入,而且有利于加速其产业化进程。”

1/4收入来自于衍生产品

皮影戏的产业化发展,衍生产品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据林中华介绍,目前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正在与相关厂家合作开发食品、服装、玩具、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等皮影衍生品,利用皮影文化辐射其他领域。由于产品开发周期一般要3个月,所以很多产品要逐步上市。林中华说:“我们在衍生品开发方面一直以来思路不是很清晰,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另外,开发衍生品需要大量资金,这对于我们来说也存在限制。”除了以上衍生产品,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还计划开发与圆明园相关的收藏品,例如皮雕版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纪念品。林中华表示,目前衍生品的收入占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总收入的1/4,而这一市场存在巨大的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上市,将来有望达到总收入的2/3。

两年获海淀区30万元扶持资金

皮影戏的发展目前存在诸多瓶颈问题,皮影戏自身题材、内容过于陈旧;从业人员少,缺乏专业编导人员;前期投资大,培育期长,资金回流慢等。为了扶持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发展皮影产业,2008年海淀区政府发放20万元“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给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这是继2007年发放10万元扶持资金后海淀区政府又一次扶持皮影产业。林中华表示,对于一个逆势发展的传统文化项目,一个刚刚起步不久的小公司,20万元可谓雪中送炭。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