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追讨圆明园兽首之标本意义
法国《欧洲时报》2月24日刊发题为《追讨圆明园兽首之标本意义》文章说,没有愧疚与道歉,只有对历史的漠视与对利益的追逐。如果说当年英法联军对铜兽首的掠夺带给中国人的是耻辱,那么今天一些商业机构貌似文明标榜合法的拍卖,甚至一些人妄图以此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做法,将激励着全球华人同心协力追讨本就属于他们的珍宝与尊严。
文章摘录如下:
失落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一直牵动着全球华人的心。在百余年的金铁交鸣中,它们早已成为那场非正义战争的见证与中华民族情感的象征。23日在巴黎大皇宫登场的佳士得“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因为中国鼠首和兔首铜像的出现,让这个被法国媒体赞为“无比优雅”的拍卖会刺痛了华人的心。
事实上,自从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去年发布拍卖公报以来,已在中国国内与华人世界引起舆论沸腾。北京律师发起成立中国“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更对佳士得拍卖公司提起诉讼,试图阻止拍卖、追索国宝。这也是中国第一起针对海外文物追索的公益诉讼。中国外交部本月12日亦罕见表态:两件铜像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理应归还中国。中国不少网民与国家文物局也曾呼吁,对于流失海外的国宝不应采取回购的方式,而应进行追讨。
中国在追讨国宝之路发出的高分贝声音,已经引起国际关注。但巴黎大审法院23日对两兽仍然作出准许拍卖的判决。这说明中国海外追宝行动任重而道远。
根据佳士得的市场估价,鼠首和兔首价值约合2亿元人民币。有布衣百姓戏称,它们是“史上最贵的水龙头”。
但面对这样的戏言,相信全球华人都笑不出来。2亿元,难道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定价?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自从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夺走,便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耻辱与苦痛。100多年过去了,尽管中国日益强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流失海外多年的圆明园兽首却如同梗在国人心中的一道刺,每每遇到这种商业味十足的拍卖会便会格外刺痛。
近年来,一些爱国人士与企业倾囊相助,回购圆明园文物,试图帮助国人找回曾经失落的尊严,其情可感,其义可嘉。只可惜,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却成为一些炒家抬高价格的砝码。2000年以来,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陆续“回家”,但其价格也从600余万元人民币节节攀升至6910万港元。
根据联合国《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时间限制。
道理虽如此,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举证难,因为没有相关的约束机制,因为没有官方机构作原告……
也正因为如此,此次中国律师、舆论与官方对鼠首与兔首的合力追讨才更具标本意义。无论成功与否,利用一切力量——历史论证、舆论压力、法律诉讼、官方警告,斩断其流通链条,将成为中国文物追讨的新的尝试与范本。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鼠首与兔首的命运也并不是孤立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战争等不道德方式从中国运走的。中国应以清醒、理性的态度去探讨促使文物回归的有效路径,在公民社会责任意识觉醒的同时,官方亦需要完善整个文物环境,改变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更需要专业知识的深层介入,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责任编辑:maggie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