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间木雕
西藏民间木雕的显著特点是根据内容表现需要,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一定的夸张和概括。
木雕作品中有如巨盆般的莲花,头大身小的飞天仕女,眉长眼大的精怪,拳头大的果子,伞一般大的树叶……这都是夸张的表现,民间艺术家对夸张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藏谚云:百斤羊子九尺长角,一根尾巴往下拖。木雕作品中还有一些“亮相”式的形象,很生动,就是既夸张又表现了事物本质的内容。夸张不但没有使我们感到木雕的不真实,相反加强了内容的表现和艺术感染力。西藏农户家中供奉的佛龛均为木雕,佛龛的边沿上,一般都有一幅《吉祥天母》的雕刻像,吉祥天母也称骡子天王,她行奔于血海之中,脚踩无数鬼妖,手举法器,顶着卷云,守护着神界的安宁、佛界的清静。吉祥天母的比例,比脚下的鬼妖大几倍。她动作的夸张,仿佛有压倒一切的力量。
夸张在木雕上的作用,也关系到连接方面。如常见到的花草叶茎的雕刻,往往以两个点表现叶片,一条曲线表示茎,一竖一横勾刻出一株草、一棵树或一团花,相互连接紧密又与外轮廓相系在一起,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东西。
在定日县协噶尔一户农家里,见到一幅西藏早期的经书封板木雕,人物雕刻别有特色,用两个点表示眼睛,两条曲线表示眉毛,鼻子和嘴各省略了上部和下部,留作空白,只见鼻头和上嘴唇,而不刻鼻梁和下嘴唇部分。但是由于进行了适当的夸张,有意加长了必要的点、线,故使整个人物不仅不失真实感,相反表现得更生动。
西藏民间木雕造型容易出现一定的类型化。但类型化对某些装饰艺术来说,不一定是它的弱点,相反能加强艺术特征。有经验的雕刻者,能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于一般中显出鲜明的个性。
为了更好地夸张和概括,西藏民间木雕在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很注意对表现对象进行大胆的简化。但这种简化只简其形,不简其意。比如出现在藏式桌柜上的莲花雕刻,就紧紧抓住莲花的特点,大胆进行简化,从情态中把握恣意,不管是花瓣还是挺直伸扬的莲朵,一律不用莲心部分的详尽描写,只雕出轮廓状的莲花朵。但一眼望去,其情姿、形态依旧真实、生动,且显得空灵洒脱。
扎什伦布寺的花卉雕刻,表现更为大胆,如《菩提叶》、《金佛花》、《龙骨花》等,不拘自然形态的酷似,在取舍上有明显的夸张和变形,取其形,出其神,具有很强的图案效果和朴拙的美。夸张和造型强调大而明显的形体动态,同时要求有与其气息相通的线条来概括。这种线索一方面需要精简、合并,由繁到简进行归纳,另一方面要求加工润色,使其少而精,具有条理性的韵律感,达到用尽可能少的线条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在寺庙窗楣和庄园门棂上,雕刻的“堆径”,都用很精练的线条来概括形象,勾画出形体轮廓清晰明快,没有过多的转折和多余的线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