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艺术博物馆推出《春之歌》世纪悲鸿作品收藏大展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由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与徐悲鸿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春之歌》世纪悲鸿作品收藏大展,将于2009年3月6日至3月24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已得到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中国保利集团、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等多家有关重要单位、领导及海内外藏家和机构的关心和支持。
此次展览对于流散在民间的重要徐悲鸿作品是一个资源整合,80件展览作品多为海内外重要藏家多年的珍贵藏品,数件属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汇集如此精炼、高品质作品的专题展览,实为难得。多角度为收藏家提供一个展示交流、深化研究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高端平台。同时更体现了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怀着维护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责任心,为大众的收藏方向提供导航,与收藏家共同深化专题研究,推进中国传统艺术品收藏的稳健发展。
“以艺术报国”是徐悲鸿的理想。从走出国门到欧洲留学、从抗战期间到回国大力推动美术教育,他走粤桂,下南洋,作品多凝聚着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冲锋陷阵的尖兵、唤醒民众的雷霆。
展品分为两大类:第一部分 见证名家交往的精品力作:如张善子、张大千兄弟在北平举办昆仲联展时徐悲鸿拟持赠张大千,流传有绪、凿凿可考的《春之歌》;1944年悲鸿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时,赠给学生梁白云的作品《西湖炊烟》;为黄君壁精心绘制的《石上大吉图》;为法国雕塑家Barye (Antoine Louis Barye, 1796-1875)绘制的《狮蛇侧目图》等,十余件作品都见证了徐悲鸿与中外近现代美术史中重要艺术家的交往史,展示了徐悲鸿艺术创作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他改良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实验。今日看来,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第二部分 史料文献部分:如徐悲鸿《任伯年评传》书法手卷,后有徐悲鸿致陈之初先生信札九通,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致陈之初先生信札七通,信封五幅。评传内容主要记述任伯年的生平琐事以及其突出的艺术成就,表明徐悲鸿先生对他所崇拜的任伯年绘画艺术的深刻评价。最重要的史料文献展品,当属《徐悲鸿信札十四开》,记述了徐悲鸿与新加坡韩槐准先生在国殇动荡的星洲,关于交流南洋古瓷研究、红毛丹愚趣园创作心得、秘密埋藏艺术精品十年的细节、保护文物回国等等业已蒙尘的重要史料;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又呈现出徐悲鸿离乱、颠沛的大半生,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熬尽心血的付出,今日品读这些史料,仍会令人胸怀激荡。
全部展出作品将收录于由徐悲鸿纪念馆冠名授权、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徐悲鸿作品集》、《徐悲鸿作品集(续一)》中。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时候,我们借春山牧牛童的“春之歌”,引领出徐悲鸿各时期不朽篇章,也为国民在零九年春天到来之时增添振奋的激情。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贵宾私人部诚邀您的共同品鉴与交流
展览时间:2009年3月6日—21日
展览地点: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新保利大厦)
开幕时间:2009年3月6日
特别顾问:廖静文 徐庆平
学术顾问:陈传席 徐庆平
参展联系: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贵宾私人部
《徐悲鸿作品集》收录了一百四十件流散在民间的徐悲鸿精品,题材多样。
展览:1.“THE ART OF XU BEI HONG”1987年4月30日至6月14日于加拿大维多利亚美术馆。 2.“THE ART OF XU BEI HONG”1987年8月15日至9月27日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出版:1.《中国现代名家画谱—徐悲鸿》P42,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徐伯阳藏画集》P15页,香港1990年出版。说明:1.星洲纪实,1940年12月13日,乘轮由印度返抵新加坡。 2.此幅徐悲鸿画作为徐伯阳先生藏画,徐伯阳先生为徐悲鸿之子,母蒋碧薇。 3.徐悲鸿所绘雄视图,给雄狮踞崖间俯视盘蛇,怒目圆睁,探爪作欲扑状,其势甚得,有瞬间定格之妙。画意体现了徐悲鸿于1941年抗战期间,振作精神,唾弃邪恶势力,以画笔唤起民众奋勇之心,抒其对光明之向往。按徐悲鸿于1939年即有《侧目》一图问世,构图与此图大致上同,可见绘于1941年的此幅作品,是《侧目》一图的延展之作。 4.查《徐悲鸿年谱》,知徐氏于该年自新加坡赴吉隆坡,出席其画展开幕式,月底转赴怡保,再办展览并义卖作品筹款支持抗战。本幅作品就是这段时间的产物。 5.跋中提及Barye (Antoine Louis Barye, 1796-1875)为法国雕塑家。他出身为五金工人,于1812年参军,战后,他随雕塑家巴素尔(Bosio)学习。他的创作风格未为时艺术界接受,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方被认同。他的动物雕塑作品属浪漫时期之风格,并为使动物艺术纳入艺术范围的先驱者。他的作品如《待猎之狮》、《在压迫蛇的狮子》等,都对徐悲鸿产生颇大的影响。本幅所题“思Baryc安可及乎!”恰好说明了徐悲鸿创作渊源的承传;同时亦表现了画家对作品的满意程度,颇有“青出于蓝”之慨。

《春之歌》流传有绪,凿凿可考。当年正值张善子子、张大千兄弟在北平举办昆仲联展,徐悲鸿原拟持赠张大千,但由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前身)临时决定由徐悲鸿带学生到黄山写生,徐悲鸿未能参加张氏昆仲联展,故此作品仍在徐氏手中。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女士将包括《春之歌》在内的多件悲鸿作品一起捐给国家,长期收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后因徐悲鸿子女申请退还部分作品留作纪念,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并由周恩来总理特批,悲鸿子女每人可留国画素描各十件作为纪念(油画因数量较少,未获允准),此幅《春之歌》改由徐悲鸿哲嗣徐伯阳先生收藏。1990年,徐伯阳在香港爱丁堡广场举办个人收藏展览,《春之歌》为展览作品之一,并收录于《徐伯阳藏画展》一书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