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传承保护机制 别让灰塑工艺遗产变“遗迹”

广州民间工艺美术广彩、广绣、木雕、象牙雕塑、榄雕、砖雕、玉雕、灰塑,近年先后入选广州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更有6项跻身国家级名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八大民间工艺美术均不同程度地面临濒危困境。这是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政协委员专题调研中获悉的。陈家祠博物馆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李卓祺也证实了这一判断。据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研究人员李红解释:“所谓濒危,就是核心技艺面临无人传承,可能失传、灭绝。”本报从今日起将陆续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州”系列报道,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在陈家祠的屋脊装饰中,在南海神庙的屋宇上,都可以看到绚丽多彩、形态各异的灰塑造型。然而,由于“现代房屋装饰越来越西化,灰塑这门民间工艺已经很难走近普罗大众并保存下来了。”昨日上午,由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林生珠率队的广州市政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组一行来到花都,对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工艺美术——灰塑进行调研。广州灰塑艺术的传承人邵成村告诉记者,必须将这门工艺进行突破,运用到现代建筑上来,灰塑才会恢复生命力。
广州灰塑,民间又称之为灰批,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用灰塑作为美化装饰,主要用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处。装饰绘画内容题材丰富多彩,涉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吉祥文字图等,都蕴藏了吉祥如意的意境。根据现有文献,广州灰塑早在南宋庆元年就有存在。明清两代最盛,尤以祠堂、庙庵、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陈家祠、南海神庙等古建筑上,均有灰塑工艺存留。
500年历史灰塑面临衰退
但是,这一项具有浓厚岭南特色的传统工艺,在传承500多年后却陷入濒危衰退的局面。
花都区花山镇铁山村灰塑艺人邵成村,今年43岁,自小随父学艺,灰塑技艺娴熟,算得上是灰塑工艺的传承人。他与父亲、哥哥三人除了在广州庙宇、祠堂、大宅制作和修复灰塑外,还参与过三次陈家祠的灰塑雕塑修复工作。他还组建了一支灰塑施工队活跃在广州、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广州的陈家祠、五层楼、南海神庙、六榕寺等全国重点文物单位,花都的谭氏宗祠、次华徐公祠、钟氏大宗祠等古建筑都可见他们的作品。
“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现代房屋装饰上已经越来越西化了。”尽管已经组建了一支自己的灰塑施工队,但邵成村对灰塑技艺的传承持忧虑态度。他以现场展示的五伦全图为例解释灰塑面临的困境。
灰塑五种祥兽不再现身民宅
“比如这五伦全图上面的麒麟、狮子、龙、梅花鹿、黑熊,是五种祥兽,它们的布局和形态其实都寄托着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情感和祈福方式,体现了对家族兴旺的祈愿。”他说,“但是,这样的建筑装饰能够在现在的商品住宅楼或别墅里看到吗?”
邵成村说,这些年来,他虽然参与了广州市陈家祠、六榕寺等庙宇及各地祠堂的修复,但都是以旧修旧,而现代化的住宅楼,倒福(有福归来),檐前金钱(福在眼前)等中国人含蓄的祈福方式再也难觅踪迹。
政协委员:
要建立传承保护机制
政协委员表示,在连续多日的调研中,“濒危”是听得最多的一个词。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应该想办法激活民间工艺的活力,使之传承下去。“我们不能让‘遗产’变成‘遗迹’。”
委员建议,政府应成立广州市灰塑工艺保护专家小组,建立传承保护机制,资助传人习艺,并保护广州灰塑制作的工艺流程。同时,在中小学及社会各阶层普及“灰塑”知识,在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相关的民间工艺美术课程,并为技艺精湛的艺人提供机会和场所,定期向群众现场展示技艺。
政府:
资助培养灰塑接班人
据介绍,为扶持灰塑的传承人邵成村,在花都区政府主导的古建筑维修中,凡灰塑工程都优先考虑让邵成村工艺队承接,让从事灰塑制作的艺人有发挥技艺的舞台。例如在2007年炭步镇茶塘村古建筑维修工程、新华街次华徐公祠维修工程中,花都区文广局通过与中标的施工单位协调,将古建筑的灰塑修复工程交给邵成村工艺队负责制作和施工,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后,花都区对邵成村有计划地提供资助,加快培养灰塑接班人。
困境
灰塑艺人收入太低没人愿学
“现在已几乎无人愿意学习灰塑技艺。”邵成村表示,灰塑艺人收入太低,没有人愿意拜师学艺。“传”和“承”都面临严重问题。“因为现在几乎没有商品房用灰塑来装饰,当然从事这一行的艺人也没有什么出路。”
而且,由于宣传不够,越来越少人知道有灰塑这种技艺。即使有人需要,“他们对年轻师傅缺乏信心,但老艺人又难找到,所以索性放弃用灰塑做装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更让邵成村无法接受的是,现在即使有一些开发商愿意使用灰塑这种装饰,但他们为图方便,往往会要求灰塑艺人用水泥代替石灰来做灰塑雕塑。可是水泥成本高,而且容易因温差而爆裂难修补。灰塑艺人对此很无奈,不愿接这样的业务。
对策:
将灰塑变通用于现代建筑
“尽管面临种种困境,出路总还是有的。”邵成村说,他现在正在寻找突破,不久前,他第一次涉及现代建筑,为番禺的一幢别墅进行灰塑施工。
虽然仅仅是简单的花草鱼虫图案,但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吸引更多的普通百姓在家居中使用这样的装饰艺术。他同时坦陈,由于以往都是修复、仿古,对于如何将现代元素加入传统工艺并不太熟悉。但他相信,看似古老繁复的灰塑,其实完全可以应用在普通百姓的家居装饰之中,一则其造价不高,一平方米的人工费大约600元到700元,材料费则不到100元;其次,虽然经历了现代装饰的冲击,但中国风的兴起,表明民间底蕴犹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