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景观又添一丁 巨幅艺术景墙亮相藉河北岸

“诸葛军垒,街亭之战,祁山暮雨,智收姜维……这一幕幕浓缩了三国故事的巨型浮雕犹如一幕幕电影胶片,慢慢地把三国古战场那种战马嘶鸣、两军对叠的战斗场面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2月10日,记者在天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这面由天水五大文化、民俗文化及天水名人共七大板块组成的巨型浮雕景观文化墙长约140余米,平均高4.2米,总雕刻面积约1100平方米。经过3年时间的修建,现终于和美丽的藉河风情线有机的融为一起,与市民见面。
文化墙亮相藉河边
2月9日,藉河上春光明媚,游船如织。记者在藉河北岸游玩时发现,由天水名人、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民俗文化七大板块组成、浓缩了天水八千年文化的艺术浮雕文化墙前,驻足了许多游客。一幅幅浮雕上,人物、花草、飞鸟、战马等均雕刻精美、形状栩栩如生,次第呈现在天水市民眼前。其中的三国文化浮雕中,整面景墙以手抄诸葛亮的《出师表》贯穿整幅画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默咏伟人词句同时,望着墙上一匹匹扬蹄嘶鸣的战马和身着盔甲的将士,游人耳边犹有澎湃的战鼓声,一幅幅战斗画卷在游人眼前不断闪现……
走近体现先秦文化的高浮雕墙,墙体上数十匹膘肥体壮、步履矫健的马匹会立刻跃入眼帘。作为前秦强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马以流线型优美构图自左上角奔跑进入画面,占据景墙的主要视觉位置。秦亭、军队、一直到秦的第三十七代世孙秦始皇等作为设计元素构成各画面节点,共同营建成恢弘的先秦画卷……
天水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赵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藉河北岸这处长140米的艺术景墙以东西走向呈前后、高低错落分布排列,整段景墙设计除了浮雕、透空雕和阴刻等艺术表现手法外,还结合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墙体的错落布局呼应蜿蜒曲折、浩荡东向的藉河水系,与西向“龙首”和东向“龙尾”之地面铺装相呼应,其形正如一条雄卧藉河北岸,生龙活虎、矫健自如的东方文化图腾——龙。这种设计风格谙合龙文化中所孕育的精神内涵:自强不息,柔韧顽强。寓意天水人民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展示天水文化的第一巨雕
据介绍:在该景墙中,中间五块景墙组成的“龙身”为天水丰厚的历史底蕴部分的表现区,此地作为最重要的活动节点,分别设计刻画了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庞大的龙身部分正暗示天水市丰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寄寓天水人民继往开来力拓未来新篇章。
西向的“龙首”部分作为三处景观驻足节点之一,表现了部分天水古代名人,以此作为天水人杰地灵的最好佐证。东向的“龙尾”部分结合园林施工中龙尾图案的地面铺装,给龙文化的表现形式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处正是天水人民喜闻乐见、耳熟能详,充满亲切的“近现代民俗文化”之所在。艺术浮雕采用天水市树――国槐作为设计元素之一贯穿始末,辅以传统建筑,地域特色及知名农作物。以本地人民脍炙人口的地方名产及人文特色,强化记忆和唯一性,增强市民自豪感,添加建设和谐社会、美好家园的信心。
据赵部长介绍, 以上约七大片段的墙体之间辅以造景塑石、以及兼具实用休憩性的景观小品过渡联接。游人品艺术,怀古今,励当代,畅未来,小憩于富含人文关怀的景观小品中,仿佛穿梭于时空之旅,使百十米的文化艺术墙成为藉河北岸的人文景观中心和游览艺术长廊!与此同时,如此形象的把天水八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巧妙的以雕刻的形式出现,这在天水尚属首次。
责任编辑:zhaosha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