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展览吸引不了爱好者 如何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关键看这个城市有没有历史感。当一个城市开始爱恋自己的往事,说明这个城市开始有了历史感。博物馆发挥着锻造历史、讲述历史、书写历史,培养民众历史感的重任,但遍观国内博物馆,大都停留在文物“孤芳自赏”阶段,如何让沉睡的文物“说话”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座好的博物馆不仅是城市的旅游招牌,还可以告诉我们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而设施一流的上海博物馆,更是上海市政府接待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这样的贵宾的重要场所。那我省的博物馆情况怎样的呢?记者近日前往探访发现,省博虽然气势恢宏,藏品琳琅满目,但市民却对这些文物了解甚少。
目前省博物馆展厅主要包括“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陈列”、“海南馆藏文物陈列”、“重器灵光展”5个专题,收藏的各类文物有2万余件,其中大部分为西沙出水文物、地方文物和海南黎苗族文物。
多数市民对文物知识知之甚少
生活富足、家道殷实的乡绅陈道叙为纪念已出嫁的长女灵照,出家为尼的次女善长而捐资1000缗,兴建双石塔,还额外捐出田地给小女出家为尼的辑瑞庵。此行此为,尽显老父亲怜爱女儿的切切情愫。据说,姐姐后来还俗嫁人,故塔身供养的都是文武官员雕像;而妹妹一生与佛相伴,故其塔身雕像全是佛教人物雕像。此塔系元代古塔,现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美亭乡美榔村东南,俗称“姐妹塔”,至今双乔并立,婥约依旧。
美榔双塔只是“海南历史陈列”中很小的一部分,该展厅对海南40-60万年史前时期直至1950年全岛解放的漫长历史阶段中的重要事件、卓越人物以及精美文物进行了勾勒。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市民对该古迹了解甚少,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市民也只知道该塔所在地,对其年代、结构、建筑类型等都一无所知,在我市某中学读高二的黎辉文,听记者讲述完这段感人的故事后,他说,以前听说过双塔的传说,但是不知道具体在哪,也没去过。据了解,早在1996年,该双塔就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旧展览方式吸引不了爱好者
“海南馆藏文物陈列”是全省博物馆系统馆藏集大成者,拥有精品文物近百件,除了浑厚凝重的铜器犀牛望月镜架、铜斧等,还有绚丽夺目的陶瓷器黄釉宝相花纹盖豆、青花缠枝联纹罐以及笔墨精妙的书画等,它们见证了海南历史和文化发展,浓缩了海南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展示其同祖国大陆源远流长的密切联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经常出入在东湖古玩市场的几个收藏爱好者告诉记者,博物馆肯定有精品,当得知犀牛望月镜架是清代物品时表示,古代使用的铜镜都有架子,但由于普通百姓所用架子大多为木质,在埋藏过程中大多被分解,因此出土很少,而留存下来的铜镜架应是当时大户人家的用器,也属难得。但问及为什么不去博物馆一睹实物时,已有近10年收藏史的黄先生表示,“通柜、实物加说明牌的展览方式,难以诠释展品的内在美,因而难以吸引生活在信息时代的观众。”
现有保护不能引起参观者共鸣
战国时期“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又称“盲姑”剑、“不寿”剑,系越王勾践之孙王不寿的自用剑,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目前存世仅三柄,尤以入藏省博物馆的这柄最为完整,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剑中最长的一把,品相极佳,该剑圆茎上有平行箍两圈,上有错金纹饰,刃一侧微残(有小缺口)。剑格正、背皆有错金鸟虫书铭文,正面有铭文一行10字,左右两边各5字,对称分布,做“戊(越)王亓北古”;背面亦10字在左右两边对称分布,作“自乍(作)元用之”;圆形剑首环列错金鸟虫书铭文12字“台戊(越)王亓北自乍(作)元之用之佥(剑)”。
刘志泽对历史颇感兴趣,喜欢到全国各地旅游,感受文化氛围,他曾看过关于省博有三件“国宝”的报道,这次专程来“一睹芳容”,但看后有点失望,刘老师说,“看后没留下什么印象,就拿亓北古剑来说,除了剑的特征介绍,其他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是不知道。”他认为,文化遗产就是人类的记忆,是可以唤起相关记忆的,如果不能,那保护就失败了。他认为,不同的历史遗迹会唤起人们的不同记忆,所以保护就要保留住个性,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投了钱,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此次参观更让他感到迷惑的是,墙上宣传画亓北古英文是“QI beigu”,而实物说明的却是“QI baigu”。
让馆藏文物获得新生命
农历新年前,大型记录片《台北故宫》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引起海内外强烈反响。片中不仅展示了精美文物,还重点介绍了文物保护以及走向平民的过程,看后令人深思。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于1965年建成,外观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目前,馆内收藏65万多件文物,主要是1949年蒋介石当局从大陆运到台湾的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的关注重点主要是如何赋予古典藏品“新生命”。他认为,博物馆要发挥文化、文物知识的教育普及作用,就必须以观众为主导,了解观众想要什么、对什么样的事情有兴趣,然后再把想要推广教育的内容融合进去。现在十几、二十几岁的观众未来将成为主要的观众群,而他们是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电脑科技、媒体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因此,展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要考虑如何贴近观众,用观众最亲近的方式与其互动。近年来,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策划展览主题时,非常注重考虑观众的需求,选好宣传、营销的角度;同时,在展览设计、图录说明、教育活动的设计上注重采用新的媒介手段,既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票房上也获得成功。
人性展示寓教于乐
众所周知,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都陷入资金不足、展出手段单一并导致恶性循环的困境。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所有的文博单位提供了摆脱困境的契机。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通过与软、硬件厂商策略性的合作,革命性地推动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成为当前我国文博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省博自开馆以来也在慢慢摸索中。
据了解,目前,我国一些现代化的博物馆在陈列方式上多姿多彩,文物不仅有咨询讲解,还有翔实的注解、语言翻译机,配套的科普读物。展厅里有大屏幕和舒适的座椅,循环播放文物专题片。有的博物馆还设有文物修复间、陶艺中心,供游人参观、动手操作,寓教于乐,台北故宫是博物馆创新的成功范例,如今她已然成了台湾民众学习传统文化的教习场,是现在的台湾文化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而且影响了很多台湾年轻人的成长。正是在这些书法作品里,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获得了舞蹈创作的灵感;台湾流行歌星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的灵感也同样来源于此……
省博物馆馆长丘刚表示,由于海南文物较少,历史相比内地省份来说也欠缺厚重,省博一直也在思考“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目前馆内已运用多媒体展示、场景再现、幻影成像等技术手段,下一步将继续在此基础上,拓展领域,吸引更多的人气,不仅仅是让游客知道省博的丰富的馆藏,更吸纳周边城镇的居民来了解海南历史,利用接外展、书画展、省内展览的方式丰富馆藏,扩大文物的影响,同时还要进行文物礼品的开发,对讲解人员进行培训,丰富讲解人员的历史知识,通过讲解人员的精彩讲解和科技手段,让沉睡的文物“醒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