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藏“牛钱” 五花八门的明“洪武牧牛钱”




“洪武通宝”,是明朝通行的货币,铸于朱元璋洪武年间。存于后世的一种背面铸有牧童骑牛图案的“洪武通宝”,即所谓“洪武牧牛钱”,因无明确的史料记载,“牧童骑牛”的图案又巧合了传说中朱元璋的童年经历,究竟它是官方所制并在市场流通的纪念币,还是民间私铸的花钱,抑或是后世民间工匠的伪造……藏界一直颇多争议。
《明史》载:“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又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至于朱元璋在“入皇觉寺为僧”之前,是否真的当过放牛娃,虽不可考,但他对于自己的贫苦出身却是并不忌讳的。他的发妻马皇后也非常贤淑,每当朱元璋忘乎所以的时候,她就会提醒:“大王忘了过去的贫贱了吗?”朱元璋也时常以此警示自己。《英烈传》载,他曾命令工人在大内图画四壁,俱采《诗经·国风·七月》诗,及自己历来战阵艰苦之事,绘图以示后世。并说“朕家本民桑,屡世以来,皆忠厚长者积善余庆。以及朕躬,乃荷皇天降命方有今日,特命尔为图,凡有流离困苦之状,悉无所遗,庶凡后世子孙,知王业之兴,极其艰难,庶有敬尤。毋白干淫,以思守成之道。”所以,铸“牧牛钱”以显示皇帝与百姓同根相连同甘共苦,由此激励人民发展生产,是符合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的,“洪武牧牛钱”为“官方所制可为市场流通的纪念币”之说并非不能成立。
但是,从目前存世的多种“洪武牧牛钱”看,非但骑牛牧童形态各异——有的头戴斗笠,有的免冠且光头;外廓宽窄、钱径大小也各有不同……真是五花八门式样繁多,究竟哪样是真,哪样是假,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说辞。
曾见过一则谜语,谜面为“朱元璋简历”,打京剧名二,谜底是:小放牛、大登殿。谜面谜底可谓亦庄亦谐,倒也十分贴切。由此“洪武牧牛钱”不禁想到:若以“拟物法”制谜,将“洪武牧牛钱”作为谜面,也是能扣上这个谜底的。眼下牛年到了,牛年赏“牛钱”,说说它的前生今世,看看它的各种版本形式,未尝不是一件令人开眼界的事。而这样一来,这枚“古钱”究竟是明太祖的“圣意”还是后人的“取巧”之作,也就都在其次了。真假难辨不如不辨,知道有关它的凡此种种慎买慎藏就是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