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鲜为人知的百姓情结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所以对农民生活十分了解。1927年1月4日-2月5日,他历时32天,考察了湖南的五个县,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井冈山时期和进京后,一直到他的离世,他无时不牵挂着农民百姓,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常常显露出他和农民百姓的不解之缘。

毛泽东在生活方面的简朴是出了名的,也是他一生中一直保持的一个特点。1939年冬天,江青把他惟一的一条棉裤洗了,没有办法,他就围着破棉被在窑洞里批阅文件,萧劲光看到后,立即让警卫员送来一床棉被和一套棉衣,毛泽东见到后,严肃地说:“我现在如果搞特殊,人家群众就会不相信你,他们就会说你不是真正革命者,是蒋介石,是皇帝。”警卫员只好把棉被和棉衣又抱了回去。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开始往北京迁移,途中他看到农田里干活的农民,非常沉重地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同志说:“你注意到了吗?在田里干活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小孩,很少看到青壮年。好多田地荒废了。为了战争,老百姓吃了多少苦啊!我们一定不能忘,没有人民的巨大牺牲,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胜利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国家建设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

车队到保定城后,不少人围上来看。警卫人员考虑到当时的安全情况还不好,让司机开快车,毛泽东立刻制止说:“行人多,车开快了会撞人的。老百姓看看有啥不好?过去日本人、国民党的汽车,老百姓不但不看,可能还要躲的远远的。”

1957年12月,毛泽东的卫士从老家带回了几个用黑面和糠皮做的窝窝头给他吃,毛泽东掰开一块放到嘴里,刚一下咽,泪水就不停地滴落下来。他还对身边的人员说:“吃,你们都吃一吃。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粮人吃的口粮。。。。。。”这天,毛泽东没有吃午饭和晚饭,他带着深深的思考和困惑的表情说:“我们是社会主义么,我们农民不该吃窝窝头么!不应该么。。。。要想个办法,必须想个办法。”

1958年,毛泽东去天津参观水稻,随行的一位领导和干部说,一亩地产10万斤。毛泽东摇着头说:“吹牛!你没种过地,你就会放大炮。我种过地,10万斤不可能么,堆也堆不起来,你骗不了我。”

1960年12月26是毛泽东67岁生日,这天他起床后,他不吃不喝,只是一个劲地抽烟。一会儿,他对值班卫士说:“去把子龙、银桥、高智、敬先、林克和东兴同志叫来,今天在我这里吃饭。”人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从来不允许为他过生日的,七位人员到齐后,果然发现桌上没有酒,也没有肉,只是多了些油和盐。人们就座后,毛泽东心情沉重地说:“现在老百姓遭了灾,你们都去搞些调查研究。那里到底有些什么问题啊?把情况反映上来。。。。。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反映上来。”那天晚上,毛泽东流着泪对卫士封耀松说:“小封啊,我不放心呐。他们许多事情瞒着我,我出去到哪里,他们都能有准备。你们要下去,你们能看到真实情况,要告诉我真实情况。”

毛泽东还有很多著名的论述是关于百姓的,比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从中可以发现一代伟人与百姓的情结。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