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收藏成瘾 共和国同龄人藏北平解放记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是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今年60周岁的红色收藏家金铁华特意献上一份“厚礼”——他在自家的小展厅中,将珍藏一一展出,追忆那段没有硝烟的往事。

民国三十八年二月二日的《新华日报》格外喜庆,头版套红印刷,报眼上大字赫然印着“向平津前线解放军致敬庆祝古都北平解放”……60年后,这份报纸微微泛黄,但依然保存完整,成了金铁华的“心头肉”。

“为了这份报纸,我跟卖家套了一上午磁儿。”金铁华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红色收藏代表了我的一份崇敬之情和决心,与一般的收藏爱好者不同,我的宗旨是只买不卖,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又是如何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许多卖家就是被我的执着所打动,而这份珍贵的‘红色报纸’就是这样的例证。”

除了这份《新华日报》,民国三十八年二月一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整版刊登了北平胜利解放的消息,华北画报整版刊登“二百万人民狂热欢迎解放雄师开进北平”……为了收集这些报纸,老金已经“磨”了大半个世纪。

除了文字资料,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1949年发放的路证、中国共产党北平第四修械所支部全体党员“浮出水面”的合影、1949年元月发放的革命军人家属通知书……为了庆祝古都胜利解放60周年,金铁华还特意翻出不少“压箱宝”,数十件历史见证品都被塑封好,几乎每件上都配有金铁华手书的收藏心得。

作为红色收藏家,金铁华不仅收藏成“瘾”,而且乐于寻找史料背后的故事。2003年3月3日,应金铁华要求,本报曾发表《寻找抗战日记的主人》的消息。3天后,日记的主人找到了:他是当年在太行山任新华日报社编委会秘书,现已离休在家的原人民日报社秘书长郭渭老先生。“感谢北京日报帮我完成心愿。我愿意无偿送这些‘红色文物’回家,遇到价值高的资料我就捐赠给有关博物馆、档案馆。”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