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教育的矛盾和危机

欧洲的绝大多数艺术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手段往往难以为所设定的教育目标服务。这个问题恐怕不仅仅存在于欧洲,也是个世界性难题。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有健全心智的良好公民,以营造和谐的社会。但是实际上,教育脱离了预期的轨道,与生活、经验割裂,成了维护社会秩序乃至实现社会内部控制的工具,因此,教育工作往往显得琐碎、重复、枯燥,充满了严酷。

在理论研究和苦行僧式的学习占统治地位的教育界,艺术教育承担起与众不同的任务——审美启发、文化传承、个性塑造。然而,艺术教育所获得的空间和资源又是如此的稀缺,使得它总是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学校艺术教师因此常常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同事、学生及学生家长不了解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艺术课程要么被认为是消遣谈乐的好时候,要么被看作最繁重枯燥的课程,而不是一项愉快而提升自我修养的学习。至于学校管理层,如果能够降低预算的费用,牺牲艺术教育无关紧要。而艺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们,虽然他们一再宣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回头审视思考这些言论。

这是为什么艺术教师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教育使命及其来源和目标。他们为互相矛盾而难以整合的各种教育目标疲于奔命,陷于困惑之中。

西方艺术教育的思想源流、目标及冲突主要分为两大类,从中我们可以厘清西方艺术教育矛盾与危机的前因后果。

第一类艺术教育可追溯到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深受当时自由主义和贵族艺术的影响,漠视底层大众的创造,反对工业式的艺术。因秉持贵族式艺术教育而产生的问题归为此类。

第二类艺术教育产生于现代工业民主时代,深受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全球化的影响。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媒体文化和图像文化产生于这个时代大背景下。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