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博物馆甲骨文还好 安阳民间藏品震惊专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12日)上午,由央视经济频道和安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寻宝——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古都安阳正式“海选”。市民带来的各种宝贝让专家惊叹不已:“安阳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一个城市。”

海选现场:上百米长队等“验宝”

昨日上午9时,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院内,等待验宝的市民排起了上百米的长队。鉴定室更是被挤得满满当当,锦盒、包裹、袋子、箱子……市民都对自己手中的“珍品”颇有信心。“鉴宝团”的专家包括:瓷器鉴定专家邱晓君,杂项鉴定专家蔡国声,书画鉴定专家刘岩和金银铜器鉴定专家金申等。

然而,专家目光犀利,稍一把玩,短短几个字,便让不少人丧了气:“这东西是新的”,“还是放家里玩玩吧”。记者在一位专家身旁站了不到5分钟,就发现有十余件“珍宝”被判了死刑。

当然,专家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位市民手持一个圆形的瓷器,中间套有另外一个圆环,两个环内,都有7串褐色的瓷珠,每一串瓷珠上还有3颗珠子,瓷器的中央印有一个类似太极的图案,这个到底是算盘,还是祭祀用的,专家一时也没能确定。

市民收藏:甲骨文比博物馆的还好

两名藏友抬着一个1米多高的褐色罐子吃力地进了鉴定会场。“罐子是明代的,不是赝品。”但还没高兴几秒钟,两人就失望了,专家说:“比较常见,价值不太大。”

市民李先生收藏的一只青铜爵让鉴定专家金申连连称赞的同时又惋惜不已,原来这只青铜爵一只“脚”是断裂的。经初步鉴定,这是商代的真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金申也禁不住拿出照相机,近距离拍摄这只青铜爵。这只青铜爵成功入围安阳“民间国宝”海选。

几分钟后,安阳市一家企业的数件青铜收藏品更让金申赞叹不已。其中,一只商代的青铜爵相比李先生的那只品相更好,几无残缺。“我见到一名藏友收藏的一片甲骨文片,将近一尺长,比博物馆里的一些甲骨文片保存得还要好。”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说,安阳作为甲骨文的发源地,居民的收藏品也颇具地方特色——海选中确定的比较有价值的文物中,商代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海选目标:选出安阳的“民间国宝”

作为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市民手中的藏品让央视专家惊叹不已。“太厉害了,安阳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一个城市。”央视寻宝栏目主编方书华告诉记者,总体来讲,安阳市民收藏水平比较高。一是当地民间现存有比较多的文物,人们对收藏的认识比较到位;二是安阳不同于其他城市,在他此前去过的将近40个城市里,民众手中的收藏品大约95%都是赝品,但在安阳,收藏品的真假比例大概是“对半开”,“真品率”可以说是最高的,“很多市民的收藏品都是真材实料的。”方书华说,安阳的厚重历史底蕴,由此可见一斑。“搞收藏,心态很重要。想用低价买来大宝贝,这样的几率很小。”一位文物鉴定专家告诉记者,收藏市场鱼龙混杂,藏友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据悉,央视的此次寻宝活动,将在安阳通过海选确定50件入围宝物,然后通过专家初选、藏友辩论、评审团投票等环节,最终产生一件属于安阳市的“民间国宝”。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