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孕育

进入春秋时代,随着社会的变革,天命神权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动摇。在神民关系问题上,春秋时代的一些有识之士,在继承周初“敬德保民”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挥,进而提出了“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重民轻神的进步观点。随国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元年》)在这里虽未彻底否定神的存在,但却认为“民”是“主”,“神”是从。他指出:若使国力强盛不受外国侵犯,并不在于祀神的的丰盛和对神的虔诚信从,关键还在于致力于人事,使民众得以温饱,如果民心背离,鬼神也无能为力。因此,统治者唯有“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才能“免于难”。这种重民轻神思想的出现,可说是神民关系问题上的一个突破,具有无神论的倾向。东迁后的东周王权开始变化,他却仍然是周王统治全国的权力,但是郑等诸侯国以及贵族集团也开始操纵它,王权的性质不变但功能有了根本性的转向,中国由王权的封建宗教制转向诸侯国家,这一转变就是这时完成的。与之相适应,周人的宗教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天命、神、祭祀这些旧机体有了新的含义,祭神仍是主要统治一宗教活动,但出现了“民为神主”的思想,“神”被架空,变成了一个装新酒的旧瓶。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