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石原材料濒临枯竭 传统工艺美术困境待解

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内蒙古巴林石原材料资源已经枯竭,原产地工艺美术企业需要到外地高价回购原材料。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十二月三十日公布的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大多数传统工艺美术原材料资源都濒临枯竭状态。

普查显示,“四大名石”中的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储量也已经非常稀少,福建省已经发布寿山石开采禁令。珍稀木材中,海南的紫檀、鸡翅木、黄花梨树种已经罕见。云南的楠木、樟木、红椿木列入保护物种,禁止开发。湖北和四川的阴沉木、重庆的漆树存量稀少。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红表示,中国的珍稀石材、木材分布于全国一百一十四个地市和县区,原材料资源的枯竭将直接影响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进而影响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为此各地已经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

普查结果还显示,中国目前工艺美术行业共有企业约五万个,近百分之七十为私营企业,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差,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薄弱。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全行业从业人员共二百五十八万人,年产值超过四千亿元,百分之四十依赖出口。

张红表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主要还是以师带徒的做法,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形成人才培养制度,许多技艺传承后继乏人。虽然中国每年有超过十万的工艺美术相关院校毕业生,但是真正愿意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研究和技艺传承人数比较少,行业人才匮乏问题比较突出。

据了解,此次普查历时一年多,耗资超过一千万元,目前基本摸清了工艺美术行业的家底,对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将为政府和行业今后制定政策提供必要依据。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