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建中《金缕玉衣2008》:对金融危机的解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19日,2008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论坛暨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成立暨北京大学PE首届年会在北京举办。会议期间,一件巨大的雕塑作品“金缕玉衣”引起了金融界等各界人士的关注。这具用城市人群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各种银行卡、充值卡和消费卡“复制”的“当代文物”,从当代艺术的视角对影响到人们生活的金融危机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解读。选择在金融论坛的场合而不是在画廊、艺术展来“展出”,似乎也更表明了这件作品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态度。

《金缕玉衣2008》的作者、当代艺术家刁建中介绍,作品身长3.3米,创作始于2007年6月,2008年9月结束,历时15个月,从多年收集的万余张卡中精心挑选了包括银行卡、充值卡和消费卡等1720块卡,使用100米铜线,完全采用汉代重要出土文物金缕玉衣的编缀方式而成。

据刁建中介绍,选择“卡”作用为介质,因为卡作为作品的艺术元素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卡与金缕玉衣的玉片虽相似但不是简单的相似,而卡是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无法回避的,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信息。卡在后现代社会是最具有强烈的视觉符号属性,是对人们消费的一种梳理和认同,是传统到当代的消费方式、理念的变化。他希望通过这种承载大量社会信息的卡借用金缕玉衣的形式来表达当代的社会现象。从而引起社会公众对《金缕玉衣2008》的反思,并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杨卫认为,金缕玉衣是中国古代的王官贵族们显现财富的一种方式,艺术家借此主题来做作品,制作的雕塑作品,用各种银行卡镂空人的精神内容,编织出一个空洞的物质符号。《金缕玉衣2008》这件金融危机的“应时之作”是否预见金融巨人倒下了?艺术家刁建中表示对金融危机并无任何的专业预见,只是在长期关注和酝酿中感觉到“卡是个很严重的事”,是消费时代中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如果说这件作品“预见”了金融危机,那么更表明“卡是个很严重的事”。刁建中强调,作品的正式推出没有采取常规的艺术展览形式,而是介入到与金融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当中,也正是这个作品的当代性和现实性最好的体现。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