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的“传家宝” 民国照片留住钟楼街芳华

高天赐老人珍藏着一张82年前的“传家宝”
如今,老照片上的十几家老字号所剩无几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历史的瞬间;一块旧时的怀表,勾起尘封的记忆;一部旧时的电话,诉说历史的沧桑……也许,这些“老物件”并不是你有意收藏的,但它们无疑已经和你的阅历、你的记忆、你的感情分不开。
然而,那些曾经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离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远了。打开“老物件”,就是打开历史,打开曾经的记忆。今起,推出栏目《老物件》,向广大读者征集能反映过去社会生活风貌、风土人情、居家生活等方面的老物件,如老照片、电话机、钟表、铜炉、各类奖章证书、票据……只要您的老物件年代较远,还比较稀罕都可拨打热线报名。
一张拍摄于民国时期丙寅年的钟楼街照片,不仅见证了82年前太原市最繁华商业街的盛景,更主要的是它还呈现出整条街流芳百年的十几家老字号名店的故址旧貌。昨日上午,记者在迎泽区文庙社区居住的高天赐家,见到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高天赐从书房顶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长约35厘米、宽约30厘米,早已陈旧泛黄的纸板,轻轻地擦拭浮土。虽然纸板四周早已翻边起皮,有的边甚至裂开好几层,但上面贴着的一张20寸照片却保存得十分完整。
照片上的景象清晰可见:街道两旁一排排砖瓦房前,悬挂着茶社、鞋庄等各式各样的招牌,有和祥茶、北京步瀛斋时鞋、广盛德绸缎布料呢绒、镶牙铺、益古斋……密密麻麻排列的二十多间砖瓦房里,从吃到穿,样样俱全。照片上身着长袍马褂的人群在街上穿行。“这栋楼是开明照相馆,瞧,这就是百年老字号名店老鼠窟……”高天赐指着照片一一介绍。照片拍的是钟楼街全景,街道入口处与柳巷衔接,下方延伸是与现解放路的交汇处。右上角最高的建筑名叫四叉楼,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左上方大片土堆,就是解放后盖的合作大楼的旧址。
高天赐今年66岁,是满族正蓝旗人,他的族人早在满清入关时就来到了太原。这张照片是他爷爷去世后,送殡队伍途经当时最繁华的、也是惟一的商业街钟楼街时,父亲为留纪念专门拍摄的。照片后记载着:丙寅年七月二十五日,为先父协和府君见背发引之期蒙诸戚友唁送帐联并游街送殡摄影,高春熙志于太原府。“我父亲以前在日本留过学,他很喜欢照相,所以还专门买了台柯达相机拍过很多照片,但后来都遗失了,就留下了这张。我准备把它当作传家宝,继续留给我的后人。”高天赐说。“现在的钟楼街,不用说和八十年前比,和我记忆中也大不一样喽!”高天赐有些惋惜地说。在他印象里,上世纪80年代,整条钟楼街上还汇聚着十几家名店,九十多家大商店。包括上海饭店、老香村、华泰厚服装店、老鼠窟元宵、亨升久鞋帽商店、按司街理发店、太原市副食品市场、亨得利眼镜店、开明照相馆、大中市综合市场……小到针头线脑,大到自行车、缝纫机等,几乎是应有尽有。如今,除了开明照相馆、老鼠窟、老香村外,其余的不是搬到了别处就是已经不存在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