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遗物馆将全面开放 多幅手迹属于首次披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主席在中南海的书房兼卧室整体“搬”到了遗物馆内。

一张1968年1月份的生活费收支表,一件伴随主席走过近30个年头、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一套拼接的棉毛衫衣裤,还有主席用过的牙刷、牙粉……位于湖南韶山的毛泽东遗物馆将于12月25日全面对外开放。届时,6500余件主席遗物将全部来到这里,其中800余件珍贵文物将对外展出。

中南海书房也搬来

毛泽东遗物馆共分为“勤政为民 鞠躬尽瘁”、“反奢倡俭 清廉如水”、“博学多思 孜孜不倦”、“亲情如歌 友谊似海”和“雅情逸趣 坦荡襟怀”等5个部分,展品有800余件,分别展示了毛主席日常生活多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其中包括:毛主席用过的一块有54个补丁的毛巾,事无巨细一一开列的日常开支表,1972年接见尼克松时穿过的中山装,青少年时期用过的桐油灯以及杨开慧用过的挂钟等。另外,遗物馆即将展出的多件毛泽东书信及诗词手迹,均是第一次公开披露。

遗物馆还将展出毛泽东生前居住的中南海菊香书屋的仿真模型。从仿真书屋可看到,在这间位于中南海丰泽园的书房兼卧室中,堆满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上下千年的诗集文选,其中一张大床的半边都摆着书。在主席的书桌上,放着一本1973年6月出版的《湖南画报》,体现出主席浓浓的家乡情结。

不少遗物凸显节俭

在陈列的毛泽东遗物中,有不少都反映出一代伟人俭朴、节约的生活习惯。展出的什物中有这样一组日常用品:牙刷(4支)、牙粉(3瓶)、牙膏、搪瓷缸(2个)(均为原物)。据遗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毛主席当时刷牙一般使用牙粉,工作人员劝他改用国产牙膏,他说:全国人民都能用上牙膏后我就用。他的牙刷也要等到用秃后才同意更换。

毛主席穿的衣服许多都是补丁叠补丁。展物中有一套拼接的棉毛衫衣裤。原来,毛主席晚年身体发胖后,衣服小了,他就叫工作人员将衣、裤送去拼大接长继续穿。毛泽东会见外宾时,有时来不及换衬衣,就套上一种可拆换的活动领、袖。一件打满补丁的睡衣,曾伴随主席走过了近30个年头,缝缝补补足足打了73个补丁,主席却舍不得扔掉……

展馆首次展出了主席生前用过的3个香烟盒、6个烟嘴以及烟灰缸、过滤药品、外交部往来款项结算通知书等。当时,工作人员为毛泽东的健康考虑,委托外交部给毛泽东购买了两打带过滤器的烟嘴,拟在公费中报销。毛泽东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吩咐工作人员在他自己的稿费中开支。这就是这份外交部往来款项结算通知书的由来。

而从一份展出的礼品清单看到,1972年2月,巴基斯坦总统布托送了45公斤橘子,毛主席请身边工作人员上交给了组织。此外,还有毛泽东交粮票后的收据15张,表明毛泽东外出时的食宿都按规定结算。

展物体现主席情义

在展厅第四部分,展出了实物44件、照片9张、文印4份。从这些展物可看出,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不仅从思想、学习、工作上关心,而且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其中有一份毛泽东的生活账目,上面记载着他资助身边工作人员的情况。另外一本生活账目中还有关于“还钱”给章士钊的记录:毛泽东非常感激章士钊在上世纪20年代初筹款资助革命的义举。从1963年开始,他以“还钱”的名义每年从稿费中拿出2000元给章士钊,帮助其贴补家用。

展馆中还展出了毛泽东读苏联《经济学教科书》的一段谈话记录:“我很担心我们的干部子弟,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充满人情味,又十分发人深省。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