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澈状态”李文、李锋玻璃艺术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明澈状态”李文、李锋玻璃艺术展10月31日—11月3日在唐云艺术馆(杭州市南山路45号)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李文、李锋近期创作的约百件作品。

李文和他同仁们的创作显示了基于学院的关于玻璃学科内质的系统研究方向,玻璃的装饰外衣和实用功能被理性的剥离,作品的形态超然于在后工业时代作为媒介主流的玻璃型材或可复制性特征,也超然于时尚和消费。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演进必然带动呈几何数字的消费增长,后者的事实已不证自明,反向关照,他们的创作当属“前时尚”。

“玻璃心”是关于玻璃的人性的辩证注解,透明与清澈将人性的纯粹加以比喻和演绎,透明也暗示着某种让人一眼看穿的浅薄或简单,没有空间感和因此形成的重量的缺失,易碎感和随之带来的可能的对他者的伤害的阴影在生活心理层面也是普遍不争的事实,联想种种,在此间的作品中居然释怀。

玻璃的体积感因视觉对象的叠加而形成,关于材质的“空”的先验被打破,实存变成视觉的结果,色彩在体积内部或整体中某一个局部中被包围、融合而将实存具象化,形成一个自足的、有深度的空间的同时,还形成运动和基于火的天趣,团块状或几何化的外形是对外延的规定,这种空间的极端延伸而形成的似乎无法测量的深度居然缘于玻璃实体内部飘浮的金箔或别的不透明物质的间歇性视觉阻隔,有趣的是,这个空间存在的同时却也因玻璃必然的透明而有限度的虚化,形成视觉心理的双重性格,也许,这样的创作打破了关于物质的单向度识别与认知,自然形成价值作在。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