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文物受损严重 虎门广州联手寻药方

针对虎门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和众多古炮的损坏问题,鸦片战争博物馆与广州白云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合,进行为期半年的“明清铁炮及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以期寻求减免铁炮和土遗址受到环境、人为因素损害的方法。据悉,目前该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进入实际试验完善阶段。

水师提督署寨墙仅存1461.9米

据了解,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和历史的原因,有100多年历史的虎门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古炮,以及有400多年历史的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等重要文物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鸦片战争博物馆现藏171门各种铁炮中,普遍存在着鼓包、剥落、崩解等不同程度的腐蚀与损坏,而且腐蚀还在进一步蔓延。

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三合土城墙)在雨水冲刷、山体滑坡、人为破坏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损毁严重,现仅存1461.9米。威远炮台围墙、沙角炮台围墙等土遗址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此,鸦片战争博物馆与广州白云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铁炮及三合土围墙的保护措施。

喷土壤加固剂抵御风雨

记者前日在鸦片战争博物馆看到,一门被锈迹布满的古铁炮身上,有一块长方形试验区域,里面的铁质表面非常光洁,一点没有被铁锈腐蚀的痕迹。

技术人员介绍,为了消除这些古铁炮的氯离子污染,他们在实验中用负离子水对铁炮局部进行清洗后,再用钢刷清除铁炮表面的浮锈,最后用药水配好的脱氯离子纸浆均匀地敷在铁炮表面。“纸浆每天更换一次,反复多日,锈迹斑斑铁炮的试验区域变得乌黑光亮,显出应有的铁质”。技术人员称,虎门还有很多古炮饱受海水长期腐蚀,维修起来相对麻烦,具体方案还需要研究。

对于水师提督署寨墙的保护,技术人员也进行了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据介绍,他们选择了约1.5米长的一段损坏较为严重的水师提督署寨墙作为实验样本。

“早在今年的4月,技术人员就对寨墙三合土进行了取样,并在实验室分析寨墙的特性和损坏的机理,同时按照寨墙的成分配制了一种土壤加固剂,喷洒在选取的样本墙体中。这种土壤加固剂将会渗入墙体10厘米左右,帮助寨墙抵御风雨侵袭。”

鸦片战争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明清铁炮及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仍处于实验、改进完善阶段。改馆计划今年年底邀请北京的文物专家前来论证课题成果,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