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油画女博士李焱回国桂林首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随处作主4

中国第一位油画女博士、当代著名旅日女画家李焱10月25日将在其家乡广西桂林举办首次回国个人画展。这次以“情寄山水,心系桂林—李焱博士东瀛绘画作品展” 为题的展览将在桂林市博物馆展出李焱的八十余幅作品,均是她近几年创作的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部分代表作。这次展览是李焱博士从艺二十多年以来首次回国举办的个人画展,本次画展为期4天。

做为中国第一位油画女博士,李焱博士作品处处彰显着自然和谐之美,流淌着生命运动之美,作品中内蕴着她对生活的理解,倾诉着她对生命独特的感怀体悟,而透过画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一颗永远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生快乐的美丽灵魂。从李焱博士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可以看到对秀美的桂林山水全新的诠释,更可以看到她对家乡的眷念之情,“情寄山水,心系桂林”就是本次画展的主题。一个游子把首展放在家乡桂林,说明了她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这片土地的眷恋。目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老师亲自为李焱画集题写书名,表明了国内画坛大师们对其艺术成长的厚望。

李焱博士在艺术创作同时,积极促进文化交流。多年来,她广交艺术名流和工商精英,努力寻求各界人士对艺术的支持。为响应广西大力发展桂林文化产业的号召, 李焱博士深感有责。为此,李焱博士联系艺术界人士成立了桂林国际文化艺术促进会,并亲任会长。通过此次举办个人画展,广邀各界人士到桂林,展示桂林的风采和魅力。相信此次画展的举办,必将进一步加强桂林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合作,团结和号召海内外知名文化艺术人士共同致力于山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李焱博士出生于我市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就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艺术天赋和辛勤努力,年少时即在画坛崭露头角,被誉为“漓江画童”,8岁起就屡获多项国际国内绘画大奖。之后, 李焱 博士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谦虚求学,遍访名师,得到美术大师刘海粟、吴作人、赵无极等多位前辈的指导和教诲,其中她画的马就受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韩美林的赏识。自上世纪80年代始,李焱多次受邀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台湾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巡回展览,受到世界各地艺术界高度关注,反响强烈,影响深远。时任国家领导人的赵朴初、康克清、程思远、汪峰等老前辈对李焱及其作品也是赞誉有加。特别是1989年 李焱 博士与台湾少年画家韩言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海峡两岸联合画展,是建国以来海峡两岸美术界联合举办的首次画展,意义重大,轰动海内外,李焱 博士同时成为国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最年轻的画家。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源潮同志特意为风华少年的 李焱 博士赋诗一首:“漓江之姑意不凡,奇山丽水出青丹;寄语南国得道女,尚看来卷几十年。”表达了对李焱 博士的欣赏,寄托了殷切希望。而 李焱 博士也用今天取得的杰出成就为李源潮同志的诗作做了最好的诠释。

九十年代初, 李焱博士留学日本,考入日本三大美术学院之一的多摩美术大学攻读,获该校第一位艺术博士学位,这也是中国第一位油画专业艺术女博士。之后在日本建立李焱工作室,成立日本幽兰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并任会长。李焱 博士在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研习绘画期间,得到了日本著名画家马越阳子、雕塑家若林奋、美术史学家辻维雄、美术评论家本江邦夫、东洋美术史学家近藤秀实五位日本美术界大师亲自指导,画艺精进,先后获日本文部省国费留学生最高奖学金、多摩美术大学奖学金等多项奖励。同期应日本国会邀请为原日本参议院议长、国防厅长官岩崎纯三绘画肖像并悬挂于日本国会会议厅,成为为国会会议厅作肖像画最年轻的画家。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也亲自为李焱 博士个人画册题字作序。多年来, 李焱 博士在攀登艺术高峰的同时,不知疲倦地为中日友好大业奔走出力,仅在桂林就联系举办了多届中日友好书画展。

李焱博士的抽象作品,处处彰显着自然和谐之美,流淌着生命运动之美,作品中内蕴着她对生活的理解,倾诉着她对生命独特的感怀体悟,而透过画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一颗永远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生快乐的美丽灵魂。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老师在看过李焱博士的作品后欣然为她的画册题序,并给予了极高评价:“ 李焱博士的画作正以明快浓郁的色彩光芒、娴熟老练的笔触,以及独具特色的感性风格打动了我们,并卓立于当代中国青年画坛。纵观当代中国画坛,真正能够进入精神层面思考并拓展绘画艺术的人还不是很多。李焱博士的这一艺术指向,在当今的美术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李焱博士在中国、香港、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版有《李焱个人画册》、《李焱个人画集》等著作,传略入载《中国美术家》、《日本美术年鉴》等各种辞书。作品先后被美国前总统里根、丹麦女王、澳大利亚前首相福雷泽、英国女王、菲利普亲王、撒切尔夫人等政要收藏,中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台湾时报周刊、中华时报、美国及日本等多家主流媒体都专题采访报导过李焱博士的艺术成就。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李焱博士的作品和足迹。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