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窑瓷艺首聚 神韵精绝说宋瓷
首都博物馆新近推出“北京文物精品展”,荟萃最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最富有北京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格的艺术精品,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北京历史文化,呈现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最能展示北京文化历史的,莫过于历代瓷器。在瓷器收藏中,集齐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一直是每位收藏者难圆的一个梦想,甚至许多博物馆也难以做到。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在“北京文物精品展”展厅中,就可以尽情地观赏到五大名窑最具特色的瓷器珍品。这里特刊登首都博物馆研究员王春城的文章,详解宋瓷神韵,以飨读者。 ——编者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昌盛的时期。宋代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空前绝后的水平,宋瓷是宋代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宋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在当时的海外贸易中,宋瓷已成为名牌商品。
宋瓷有民窑、官窑之分,有南北地域之分。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型较前朝更为丰富多彩,几乎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如碗、盘、壶、罐、盒、炉、枕、砚、水注等等。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雅、雍容华贵。最能体现百姓喜乐的是磁州窑、耀州窑及景德镇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最能反映皇家气派的是哥、官、钧、汝、定五大名窑烧制的贡瓷。从釉色角度分析,宋代瓷器较之前朝釉色呈现出色彩斑斓、典雅绚丽的新局面。但是,青釉仍然是宋代瓷器釉色的主体。中外驰名的宋代五大官窑中汝、官、哥是青釉,官窑以外的龙泉窑、耀州窑、越窑是青釉,甚至景德镇烧制的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如同淡淡的湖水,晶莹如玉,有假玉器之称的青白釉色依然以青色调为主。无论是如冰的青釉还是如玉的青白釉色,都是宋王朝瓷器特有的称谓。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宋人这种“偏爱”,去探讨宋人对瓷器釉色追求的审美观。
所谓官窑,就是封建王朝政府开办的瓷窑场,专门为皇宫、王室生产的用瓷;民窑,就是民间办的窑,生产民间用瓷。官窑瓷器不计成本,窑址的地点、工艺水准精益求精,烧造的瓷器精美绝伦,有幸能流传下来的瓷器多是稀世珍品。而民窑,当时生产者看重的是实用价值,生产者要考虑成本,工料不如官窑那么讲究。但是也有精美的艺术产品,纵览北南两宋瓷坛,民窑异彩纷呈,与官窑交相辉映,蔚为奇观。官窑,既然为宫廷烧造瓷器,要服从于宫廷的需求和好恶。宋代宫廷喜欢什么样的瓷器?这些瓷器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宋朝宫廷对官窑瓷器的要求已经完整地附着在流传下来的官窑瓷器上,那就是以欣赏青釉色调为主的审美观。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伊始采取“杯酒释兵权”之法,说明宋王朝的长治国策是“重文轻武”、“文德政治”。从此,士大夫阶层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隆盛时代,致使理学之风达到新的高潮,对宋人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人作品无不考究风气肃整,意境悠深,崇尚平淡天真。宋官窑瓷器中,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我以为这或许就与宋人崇尚和自然接近的青色釉缘故有关,也可能是宋人追求或推崇的“天人合一”理念的一种体现。
按照《坦斋笔衡》的记载,北宋官窑创烧于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北宋官窑即“汴京官窑”,其窑址位于北宋都城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附近。北宋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目前多数实物为清代皇宫收藏流传下来。这些瓷器的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通肥厚,釉面多有较大的开片。
南宋官窑受北宋官窑和汝窑的影响,南迁以后在杭州烧造。目前发现,南宋官窑瓷器的胎多为黑灰、深灰和黑紫色,器物圈足或平齐或窄足,有薄胎厚釉、断面视觉釉有层次感,釉面有玻璃质感,视觉效果或含蓄、或凝腻。表面有开片与无片,片有大小。片纹以切裂间以白纹路如冰裂的斜切纹为美,亦系最为典型的特征,不同于龙泉窑仿官之现象。北京文物精品展览中故宫博物院藏官窑圆洗,器型为直口,微敞,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没露胎无釉。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片纹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可与自然界中的冰面媲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