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文明与科技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铜陵召开(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24日—26日,作为第十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的“青铜文明与科技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铜陵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陵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围绕中国和世界青铜文明研究以及科技考古发展,对青铜文化方面的最新考古发现、科研成果、研究现状和方向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本次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艺术铸造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谭德睿、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陆勤毅、日本考古学会会长马渊久夫、澳大利亚澳洲核技术研究院环境研究所研究员John Dodson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著名专家学者柯俊、李学勤、刘庆柱、华觉明等给会议发来贺电。铜陵市委、市政府领导姚玉舟、李明、陈良平、沈言胜、万以学、李敬明、刘忠法等出席会议开幕式。铜陵市市长李明在致词中指出,铜陵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铜文化研究和遗产保护,现存的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木鱼山古冶炼遗址等多处古代铜矿采冶遗址得到了妥善保护,并已启动铜文化博物馆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铜陵市坚持“发展铜经济,弘扬铜文化”战略,铜经济得到强劲发展,铜文化得到大力发掘和弘扬。目前,已连续举办了6次国际、国内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议,现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铜陵青铜文化学术论坛,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青铜文化研究学术论坛之一;《青铜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青铜文化学术品牌。

为进一步挖掘青铜文化内涵、开发利用青铜文化资源,自1992年开始,铜陵市已连续成功举办9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成为国内外规模大、规格高、辐射面广的铜文化展示和铜经济发展的盛会,成为扩大对外交往、广交各界朋友的重要平台。青铜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利用科技考古的发展成果,进行科学而系统地阐释和研究,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有力推动世界青铜文化研究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进一步提升铜陵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展示铜陵独特的青铜文化历史和浓郁的青铜文化氛围。

此次青铜文明与科技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丰硕,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高效率的会议,与会者既有在学术上蜚声世界的专家,也有近年来的领军人物、研究骨干,还有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与会的7个国家的71名代表向大会递交了59篇论文,几乎涵盖了青铜文明与科技考古各个领域,也反映了相关研究最前沿的进展和重要收获。本次大会扩大了学者间的交流,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和科技考古新方法的采用,扩大了人文与自然科学的合作。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了铜陵博物馆、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等。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