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像庙会 双年展凸现娱乐价值遭诟病
本届双年展从布展之初便得到广泛关注,无论是馆外的火车、水稻还是馆内的飞机、恐龙,有趣的装置作品总是能吸引足够多的目光。然而开幕之后,质疑声四起。曾以展示先锋艺术作品为己任的双年展被指越来越像一场“庙会”,越来越像一场哗众取宠的“秀”。有批评家不客气地指出,双年展上那些大型的装置作品都被当成了“玩具”,“除了有娱乐价值外,内容很空洞。”
主展品成为拍照道具
本届双年展上,尹秀珍的“飞机”、井士剑的“火车”以及岳敏君的“恐龙”被网友昵称为“三大件”。除了体积庞大,聚在那里拍照的人群蔚为壮观。甚至在一楼的“飞机”作品前,等待拍照的观众都排起了长队,场面堪比游乐场。而相对与热闹的“三大件”,一些先锋艺术家标新立异的作品却受到冷遇。
不少观众表示,许多作品本身看不懂,看了介绍更“糊涂”。一位读设计专业的陈姓观众抱怨,二楼的一些作品让她觉得“云里雾里”。“一间黑漆漆的房间,几个喇叭在放零碎不成句的英语,还伴随着几声‘知了’叫。这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个名为《有六个吗》的声音装置因其晦涩难懂的主题,几乎沦为了部分观众歇脚睡觉的休息室。
一些作品“少儿不宜”
本届双年展上,岳敏君的《五彩龙腾》“吓坏”了不少小孩子。他的作品是在二楼灯光昏暗的长廊内摆满41只大大小小的“笑面恐龙”。作者表示,他的本意是要通过作品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生活所带给人们那种紧迫、撑满的情绪。但这种感觉却让一些低龄观众感觉不适。
现场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但是有些孩子在见到这些“笑面恐龙”后,害怕得扭过头去,抱住父母。也有胆大的孩子,捏起自己的小拳头对着“龙头”咣咣直敲,嘴里大声喊道“打怪兽打怪兽。”有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作品即使成年人也会觉得有些狰狞,而“人头龙身”更会让一般孩子觉得这是个邪恶的怪物。
而二楼的大部分作品被安放在阴暗的房间内,一些视频装置播放的内容,配合其音效显得异常恐怖、诡异,让人起鸡皮疙瘩。不少家长在带着孩子参观时,会刻意绕开这些区域。一位带孩子的家长直言,主办单位应该在一些房间面前标上“儿童不宜”的醒目标识。
策展人不接受“空洞论”
对于连日来一些记者和专业人士认为本届双年展热闹得像“庙会”的质疑,总策展人张晴坦言有点不解。他表示,办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展难道不好吗?
“没人看的时候会挨骂,人气高了又被说庙会。当代艺术的发展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张晴觉得让观众真正开始欣赏当代艺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他同时强调,双年展一直是一场“人民的双年展”。
对于一些艺术评论家批评本届双年展的大型作品“内容空洞”、“没有艺术价值”,策展人显然难以接受。“每件作品对于艺术的诉求都是不同的,怎么可以就此判断它没有艺术价值。”他补充道:“美的形态多种多样,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随意抹杀这些作品,就是在‘质疑这个时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