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上雕长安八景 技艺后继乏人老艺人心怀隐忧
明代文学家魏学洢的散文名篇《核舟记》,详细描述了一枚“大苏游赤壁“的精美核雕作品。在我市阎良区,也有这么一位以核雕著称的老艺人,他就是被称为“核桃赵”的赵秉科。近日,赵秉科费时半年在8枚桃核上雕刻的“长安八景”终于完成,记者近日在他的工作室观赏了这组精巧的核雕作品。
名师高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虽已过花甲之年,但赵秉科精神矍铄,谈到自己倾心一辈子的核雕艺术,他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擅长做木偶,伯父做的狮子龙灯更是远近闻名。他自小喜欢工艺美术,16岁拜我国著名核雕艺术家孙光明为师,专攻核雕,至此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艺术人生”。
“我师傅孙光明是‘北派’核雕的创始人,他的作品至今仍保存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里呢!”谈及师傅,赵秉科非常自豪,他告诉记者拜师后自己虽然只跟师傅学了一年,就因故被迫中断,但他仍然坚持自学,逢年过节还要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师傅家求教。几十年间,赵秉科创作了百余件优秀作品,尤其擅长雕刻钟馗。
因势象形 一枚核雕如何完成
老赵告诉记者,核雕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是选材。“‘南派’核雕主要用橄榄核,而‘北派’以桃核为主。立秋后,选较大、纹路清晰、质地良好且无虫眼的桃核,先对桃核进行初步清洗,然后将其放入锅中蒸,再次清洗,除掉残余的果肉杂质后,将桃核放置于阴暗处晾干。”第二步就是构思,这也是最难的步骤,“要根据桃核的纹路、形状、大小进行构思、立意,就像魏学洢在《核舟记》中所说的那样,‘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一阶段是最为重要的,构思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作品的良莠。”
据老赵介绍,在雕刻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桃核的纹路清晰,需要不断地用核桃油进行刷洗;为了防止作品生虫,作品大致成型后还须将核内的桃仁用细针掏净;最后还要用砂纸对已成型的作品进行细致打磨,俗话称“三分刻,七分工”,这一环节对作品也很重要;打磨完后再用核桃油浸润擦拭,一件作品才算圆满完成。
心怀隐忧 古老技艺后继乏人
奥运期间,老赵家双喜临门,因为老赵精心雕刻的“长安八景”和女儿赵惠萍雕刻的奥运福娃几乎同时完成。记者有幸观赏了“长安八景”,只见8枚核雕有山有水,有船有塔,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华岳仙掌”雄壮瑰丽,“草堂烟雾”美妙旖旎,“灞柳风雪”甚至可以看到那条条柳枝……
眼下,老赵也有自己的烦心事,因为核雕制作工艺复杂,直接导致了作品稀少,单件作品完成至少需要两个星期,即便如此,老赵和他的弟子——女儿赵惠萍始终坚守着这项古老的技艺,女儿也是迄今为止老赵最引以为傲的弟子。几年前,阎良区文化局在普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发现了赵秉科。2007年,在文化局的推荐下,核雕艺术入选了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现在赵秉科想多培养几个徒弟,还是很难,“学习核雕难度大,短期内无法出成果,且经济收入也无法保障。因此,即便我采取免费教授,外加贴补生活费,依然是乏人问津。”说到这儿,老人满眼无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