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塑
陶塑是指陶质的雕塑艺术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用具及其模型;另一类是以人和动物形象为主的塑像。其中模型和塑像主要用于随葬。
我国的陶塑在整个雕塑艺术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现实主义雕塑艺术的优良气质。早在新石器时代,这种艺术形式便已出现。秦汉两代已有很大的发展,质朴劲健是其主要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陶塑艺术发展缓慢。到了隋唐特别是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空前发展,贵族阶层厚葬之风盛行,作为随葬明器的陶塑在艺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宋代以后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和末期,随着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宗教信仰较之以前逐渐淡漠,对于死后的墓葬礼仪也趋于简化,盛行了千余年随葬陶塑的习俗,逐渐为纸扎人马所替代,陶塑艺术也随之步入了尾声。

红山文化。1983年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遗址出土高22.5厘米,宽23.5厘米。胎为黄土掺草禾,和泥塑制。头像与真人头部大小相当,五官端正,额部平直起棱,眼珠用圆玉片镶嵌,颏尖丰满,颧骨高耸,双耳长圆,大嘴微外咧。额及面部打磨光滑,两颊及唇部涂有红彩,形象逼真。此头像出土于牛河梁多室建筑的女神庙遗址主室西侧。女神庙是一处重要祭祀遗址,它的周围是红山文化的墓葬群,建筑基址还出有陶祭器、陶塑人像和动物塑像。此头像为女性神像,是当时的权势者,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秦代。西安币临童区出土,高100厘米。泥质灰陶,胎质坚硬。俑呈跪姿,脑后挽一髻,圆脸,表情安详。身穿交领长袍,宽肩宽袖,背部有彩绘,双腿跪地,双手放于两膝之上。雕塑技法简练,写实性强,神态逼真,通过面部、姿态的精心塑造,刻画出男仆恭顺虔诚的性格,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种俑多出土于马厩坑内,为养马者形象。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北齐。1987年河北省磁县湾漳北朝墓出土。高28厘米,宽14厘米。泥质灰陶,表面施白色陶衣,上涂红彩。头身分制,颈部留出空心,后将头部插入。舞俑头戴小冠,身着右祍广袖衫,下着长裙,腰系带,衣衫和长裙均涂红彩。湾漳墓为一墓室规模宏大的北齐皇陵,出土随葬品2000余件,其中陶俑就有1800多件。舞蹈俑共出13件,服饰、姿态基本相同,只是冠饰有小冠和笼冠之分。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唐代。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唐代墓葬出土。山高18厘米,池宽16厘米。水池为海棠形,一边堆塑一座高山,山峰高耸,山势起伏陡峭,高低错落有致,山间有云朵和小鸟。小鸟有的在歇息,有的在池旁饮水。通体施绿、白、黄等釉彩,以绿釉为主,胎呈白色。此三彩陶塑造型别致新颖,形象逼真,雕刻精工,釉彩鲜亮,反映出唐代庭院的优美景致,写实性强。现藏陕西历吏博物馆。
三彩舍利塔(暂无图片)
北宋,三彩供养器。1966年河南省密县法海寺北宋塔墓地宫出土。高98厘米。塔作7级四角形,身饰麒麟、天王、力士、宝莲、云朵和联珠纹等图案,并刻有“咸平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记施主优训”的题记。出土时内置有“咸平元年”题记的舍利匣。此器形体高大,造型规整,比例匀称,为宋代早期三彩陶器之精品,极为罕见,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崇信佛法和佛事盛行的社会风尚。同时也是一件珍贵的建筑模型,为研究宋代佛塔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考资料。现藏河南博物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