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印象

由格丰艺术机构主办,中国当代艺术网协办的“非常印象——2008中国后生代油画作品展”于6月21日—7月18日在深圳22艺术区举行。参展艺术家有王家增、兰子、田流沙、韩世骅、陈海、戴增钧、陈海强、卢卫文、王琦、谭永石。

时下正是农历小满节气,自然万物,别春入夏,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有一句农谚:“小满小满,麦粒渐满”。非常印象——2008中国后生代油画作品展的10位参展艺术家就犹如颗粒渐满的小麦,他们不断地生长,蓄积强劲的实力,正成就着中国当代艺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些画家大多出生于“文革”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曾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后期的革命文化时尚;到80年代的理想主义、85新潮;90年代商业极度膨胀的消费时代,可以说他们经历了和正在经历整个后文革时代,正是这些独特的夹缝中成长的经历,使得这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中从来不缺少内涵与思想。对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文革情结”也许已逐渐成为历史,可是对于“文革”时期出生的“后生代”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作品往往透露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对生活的感悟,对心灵深处那块静谧的敲琢,对纯粹艺术的礼拜,对绘画对生活的终极探寻……

之所以称他们为“后生代”是因为这些油画家出生或出道晚于“新生代”,但其追求又截然不同于70后、80后及卡通一代,是一批讲究艺术原创性、绘画技术性和作品社会性并且有着学院背景的创作欲望和实力极强的油画家。看着这一批画家作品画面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历程及印迹,每每都能触动观者的心灵。画布上的每一点亮色、每一个形象都能给人以感染,带来一些惊喜与感悟。

本次画展精选了王家增、兰子等10位艺术家参展。其中,以戴增钧、陈海、韩世骅的油画作品最具特色,是这次展览重要看点之一。戴增钧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其作品经常在我国香港和巴黎等地展出,并且大量被艺术机构及海内外人士所收藏。本次展览展示了戴增钧创作于2008年最具代表性的《桃花源》系列,这些作品有似水流年系列的延续,更有对人生的进一步思考,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审视……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