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展出华人文物 孙中山徐悲鸿真迹亮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情系桑梓——华侨华人文物特展》7月8日在广州博物馆专题陈列厅内隆重开幕,共150多件华人华侨珍贵文物与民众见面。图为1950年美国纽约劳工节游行队伍里飘扬的五星红旗。 中新社发 索有为 摄

此次展览共展出实物一百五十多件、照片一百六十多张。其中,孙中山书赠给革命先烈杨仙逸将军的“志在冲天”墨迹和徐悲鸿的《怒马图》尤为珍贵。

“志在冲天”墨迹由杨将军的儿子杨添蔼于一九八一年捐赠给广州博物馆藏。此为典型的早期华侨追随孙中山支持中国革命的最好见证。杨仙逸烈士,广东香山县(现中山市)人, 一九一七年,应孙中山先生的航空建国救国的号召,商请其父献出家产购置飞机,本人又在美国物色有志华侨青年组织飞行训练班。一九二二年,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总统府航空局长,并组成了中国第一支空军队伍,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空军之父”。一九二三年,他在东征途中,因检阅水雷时水雷爆炸而不幸牺牲,追认为陆军中将。孙中山为表彰其功绩,书此横幅相赠。

徐悲鸿《怒马图》乃稀世珍品。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在香港、新加坡、印度等地将自己的心血义卖,支援抗日。《怒马图》是徐悲鸿在新加坡所作,后来赠与季芳先生。

展厅里,来自大洋远处的发黄旧船票记录着华人归国回乡的坎坷历程,三十枚国内罕见的“猪仔钱”也在向市民诉说一段历史,还有在一九五0年美国纽约劳工节游行队伍里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面五星红旗是在纽约当地制作的,绸缎质地,沿边有金穗,五颗五角星的大小与标准的五星红旗有些偏差,但这面五星红旗见证了华侨双重国籍历史,在华侨史上举足轻重。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同印尼签订了《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解决了华侨双重国籍的问题,那一段转型期的双重国籍历史也告一段落。历史一去不复返,而这面五星红旗也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