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内棺清理方案确定 墓主身份有望春节前揭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主棺已经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家组组长信立祥

 

  历时5年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进入最关键阶段。12月30日,从发掘现场传来消息:因内棺文物堆积情况复杂,为确保文物安全,专家组协商决定套箱整体提取,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

 

  目前,提取方案正在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若整体打包提取,墓主身份有望在春节前揭开。


  一重棺内已提取200多件文物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对主棺进行清理发掘。目前,考古人员已对主棺一重棺内的文物进行了清理和提取,三块大型玉璧和大量马蹄金、麟趾金、金饼的出土,让众多专家也为之震撼。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该墓还首次出土了20块金板,以及一枚“大刘记印”龟钮印章现身,再次彰显了墓主身份不一般,直指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仅仅是揭开一重棺,出土的文物就多达200多件,由此公众对内棺的发掘也充满了更多的期待。据专家介绍,目前通过技术手段对内棺进行初步探测后,发现里面有丝织品的痕迹,还有大量的金器、玉器和漆器。

 

  内棺将套箱打包至实验室提取

 

  30日上午,记者从考古发掘现场获悉,专家组进行多轮商议后,最终协商决定将内棺和棺床整体套箱,打包进入实验室进行清理发掘。

 

  专家认为,内棺文物的堆积情况非常复杂,基本没有移动位置。“现场清理存在极大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我们决定套箱提取到实验室,对内棺进行清理。包括棺床和内棺一起提取到实验室考古大厅。”专家表示,套箱时间需要三四天,估计内棺加上底下的棺床充其量也就是4吨左右,轨道现在承重5吨应该问题不大。

 

  “这是经过再三权衡的方案,现场清理和整体打包到实验室,各有利弊。”专家认为,现场清理空间有限,在湿度和温度等环境控制上不如实验室,另外实验室的作业条件相对更好;但内棺的套箱、调运也是需要大费周折的。

 

  墓主身份有望春节前揭开

 

  “方案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实施套箱,这个套箱会有一段时间,具体什么时候完成,还要根据文物保护专家方案的时间点来最后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由于南方酸性土壤,目前无法确认内棺中是否存在部分遗骸。如果发现遗骸,考古人员将会采取非常慎重的方式提取,用于体质人类学研究和病理学研究。对于内棺中最可能存在的物件,专家也作了初步判断。

 

  专家认为,根据汉代人们观念,高等级贵族贴身都要摆放大量玉器,保证其尸体不腐朽,这和重生的观念有直接关系。玉器一是可以保持尸体不腐朽,第二可以吸引墓主灵魂不远去,一旦时机成熟,肉体和灵魂一旦重新结合,就开始新的生命过程。一个更高级的过程,汉代人把它叫“尸解”,成仙了。第二,有关墓主人身份的最直接证据的文物。“就是他的列侯印和私印,我们希望能够提取这些。另外还有他最喜欢的,最贵重的细小物件什么的。”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表示。

 

  据专家介绍,如果进行整体打包提取,墓主身份有望在春节前揭开。而在该阶段的发掘清理、文物提取过程中,多台照相机、两部摄像机将不间断跟踪拍摄,努力做到“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