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元首夫人为《大观元末明初青花瓷海上巡礼》揭幕
2015-12-01 13:18:13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2015年11月22日,在马来西亚元首夫人,驻马来西亚各国使节,中马两国政要,文化界、艺术界名人等众多尊贵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元末明初青花瓷海上巡礼》展隆重开幕。在马来西亚皇家乐队的演奏声中,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惊艳开展!揭幕仪式结束后,马来西亚元首夫人与中马两国嘉宾共同参观了一件件精美的青花瓷器,共同观赏了中国茶道、制瓷与书法表演,还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举行了皇家餐宴。

元首夫人及嘉宾们参加开幕仪式
元首夫人及嘉宾们参观展览
此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马来西亚文化旅游部作为领导单位,由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马中友好协会主办,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艺术品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丝绸之路文化遗迹救助保护基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物保护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艺术协会、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Persatuan Kebudayaan Han Malaysia、马来西亚青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Green Fiction Publishing(M)sdn Bhd、丝绸之路(香港)文化研究交流委员会承办,由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会、马来西亚绿野集团共同支持。与之相应,11月23-24日《元末明初青花瓷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马来西亚金马皇宫大酒店举办。《大观》展览及国际学术研讨会是“2015丝绸之路文化年”系列活动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的纽带,它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融合与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5丝绸之路文化年”系列活动,以“丝路之光.文化之魂”为主题,以“丝路通古今、文明联世界”为口号,贯彻了“一路一带”战略的“互联互通”精神。
本次大展将展出元明时期青花瓷代表性器物100余件,涵盖了内地及海外藏家的稀世珍藏。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青花稀世珍品:如,明宣德青花鹦鹉寿桃纹大盘(1426 — 1435),明宣德青花波涛独龙纹高足杯(1426 — 1435),明成化青花琴棋书画开光人物盖盒(1465 — 1487),白釉青花龙纹广口梅瓶,红绿彩荷塘莲池纹玉壶春瓶,青花三羊首香尊等,这些青花瓷或是举世无双的存世孤品,或是宫廷传世御用器物。《大观》展览从青花瓷原产地到出口地;各类器形、窑口;不一样的釉料、纹饰;涵盖之广,蔚为大观。本展览同时对青花瓷起源与发展、窑口、磁土、贸易路线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学术研究与梳理。
历史记载,12—14世纪的中西亚地区,青花瓷被伊斯兰统治者、各大小苏丹奉为最珍贵的宝贝收藏使用。有些瓷器按照伊斯兰的审美观念,精心加饰宝石的纯金镶嵌。14世纪中后期,青花瓷输往西亚、南非、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大观》展汇集百件14世纪代青花瓷器精品。从梳理“青花的成长之路”到展现“14世纪青花的纹饰之美”,从阐释“14世纪青花纹饰对多元文化的借鉴与传承”到探秘“14世纪青花的世界之迹”和“14世纪元青花的遗址残踪”,用五大展览板块为观众清晰呈现元代青花瓷的魅力。
马来西亚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很深的渊源,马来半岛的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连接着太平洋与印度洋。马来西亚历史上的马六甲王朝时期,记载有一位美丽而传奇的中国公主,她就是汉丽宝公主,如今很多马来西亚的娘惹族群,都自称是汉丽宝的后代。据《马来纪年》描述,汉丽宝公主嫁到马来时,乘坐豪华宝船,她带来了500个随从,宫女们个个肤色皎洁如玉,打扮得非常漂亮。马六甲的市民倾城而出,观看这史无前例的场面。
1405年,中国明朝皇帝亲授郑和乘62艘宝船,率官兵水手2.7 万余人启航,前后七次下西洋,谱写世界航海史上无比辉煌的一页。期间,船队途经满剌加(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 ,由于满剌加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 特设仓库, 存储货物,从此两国商船常随使节往返。从这些美丽的历史故事、历史史料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国与马来西亚历史关系源远流长。
马来西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对于青花瓷有着天然亲近的特殊情感,也见证了青花瓷沿着“海丝”远销海外诸国的历史。马来西亚 《大观》展,用百件精美的青花瓷回顾了中马两国深远的历史渊源,这是一次对于历史的回顾,更是新时期中马两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佐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