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天成 只为高端 《福禄宝灯》景泰蓝台灯尽展皇家艺术之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5年9月,一件景泰蓝作品由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近日,一款景泰蓝大师经典杰作《福禄宝灯》景泰蓝台灯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使得景泰蓝收藏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景泰蓝灯父"张向东倾心打造

 

  张向东,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文物收藏鉴定中心副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生于中国北京,从事景泰蓝艺术创作至今40周年。其作品多次荣获各种艺术博览会金奖,并有多件作品被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其中,其作品景泰蓝《万古吉熏灯》,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景泰蓝《君正鉴》,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景泰蓝《乐尊》和景泰蓝《尚德尊》,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被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景泰蓝《缠枝莲镀金龙耳瓶》和《双耳扁瓶》,在2015年被选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专门从事景泰蓝灯饰研发的大师,他被行业内人士和海内外收藏家广泛赞誉为"中国景泰蓝灯父"。《福禄宝灯》景泰蓝台灯是其从艺40周年巅峰力作,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好收藏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皇家艺术、国博鉴定、荣获金奖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在明清两朝为皇室所独享,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昔日的皇宫大殿都以其作为镇殿之宝。历届世博会上,它屡获金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精华”。

 

  葫芦,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吉祥物。其嘴小肚大,寓意大肚能容,象征聪明智慧。同时,葫芦的“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故人们认为它是"子孙万代"、"繁茂吉祥"的象征。此外,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寓意富贵吉祥、步步高升。

 

  《福禄宝灯》景泰蓝台灯净高90.5cm,以葫芦为基本造型,寓意福禄;作品上有大小葫芦共9个,寓意九五至尊、天长地久;图案以盛唐莫高窟藻井上的宝相花为设计基础,穿插缠枝莲等元素,寓意吉祥;底色为蓝色,象征自由、豁达及永恒;作品上方,五盏明灯按照中国古代"五行"思想的方位排列,寓意天下太平。作品问世后,荣获金奖,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授权成立的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其收藏价值高,并出具可在其官方网站查询的鉴定证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掐丝、点蓝、烧蓝

 

  极致手工再现帝王奢华,彰显品质生活

 

  自古以来,灯饰便是室内装饰艺术的灵魂。明清两朝,极尽奢华的封建帝王们垄断了景泰蓝的生产和使用,他们下诏宫廷里的能工巧匠制作各种精美的景泰蓝灯饰充实宫廷,作为皇宫中的重要装饰。如清干隆年间的《景泰蓝瓜蝶纹蜡台》,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国家一级文物。《福禄宝灯》景泰蓝台灯沿用明清景泰蓝古法制作。每套作品需经16大铜胎手敲焊接、30000余手掐丝点釉、200余回焊丝打磨、30多轮鎏金描金,前后共计上百道纯手工工序方成大器,向世人展示出皇家艺术的非凡魅力与张向东大师广博的艺术造诣。景泰蓝灯饰走进民间,无异于历史的馈赠,是现代品质生活的重要象征。

 

  七大价值砝码,让艺术点亮人生

 

  众所周知,"收藏若无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2010年,一对景泰蓝《双鹤香炉》拍出了1.29亿元人民币天价,可见景泰蓝在收藏拍卖市场地位非凡。张向东是中国景泰蓝界的重要艺术标杆,其作品目前拍卖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福禄宝灯》景泰蓝台灯汇聚"皇家艺术"、"国家非遗"、"大师制作"、"稀缺题材"、"金奖作品"、"国博鉴定"、"美好寓意"共七大价值砝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升值空间,未来潜力不可限量。作品每套配张向东亲笔签名印章收藏证书、获奖证书、国博鉴定证书等,全球限量999 套。该作品珍贵珍藏价:69800元/套,139600元/对;收藏专线:010-50906219;品鉴地址: 北京通州万达广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