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范·津味·津津乐道——2015北京文交会天津展团

  2015年北京交文会将于11月7日—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文交会上,天津展团将重点展示天津文化精品及文化产业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杨柳青年画、全华匏艺、“葫芦庐”葫芦、津城“益德成”鼻烟、洛基特陶瓷、“芦台春”酒品系列、天津博物馆工艺品系列等多个项目。让小编带您先行领略一下具有“津味”文化的创意新品吧!

  看点1:杨柳青木版年画

  临近年终岁末,年关的味道愈发浓烈。大多数人对于过年记忆,总是伴随着烟花炮竹、春晚小品和团圆饭,当然也少不了要贴年画。可以说年画已经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起年画中的佼佼者,自明清以来一直都首推天津的杨柳青莫属。杨柳青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其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汲取了中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的精华, 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内容,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杨柳青木版年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画新产品
 
  天津“中华老字号”的杨柳青年画社,在继承传统木版年画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将年画元素与新载体相结合,不断挖掘和研发创意新品种。富有年画韵味的内画壶、宣纸折扇,体现年画精华的瓷器、剪纸、拼图、琉璃挂件、丝巾、手帕、冰箱贴、金属书签和钱夹,使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机,也彰显出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特殊的文化魅力。除了上述的衍生品,年画爱好者们还将一睹年画的系列跨界之作;当传统的工艺技法遇见现代的工业设计,将会迸发怎样迷人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数日后的精彩……,

  看点2:“全华匏艺”范制葫芦

  栩栩如生的人物、清秀写意的国画,不是留在纸上,而是“长”在葫芦上。这就是被范制的葫芦——以模具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葫芦套在模具内,与阳光、空气隔绝而不枯萎,这就需要高超的园艺技巧。而制作模具,更需要极高的艺术天赋,所以每成一器,都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一件精巧做工的范制葫芦不仅是扮美家居的高雅尚品,而且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范制葫芦作品之一
 
  此次参展的全华匏艺工作室范制葫芦工艺堪称津门一绝,全华匏艺工作室的创始人黄全华更是凭借高超的范制工艺享誉海内外。为让葫芦长出“人样儿”,黄全华耗资千万在七十多亩地上反复实验,从工艺上做了许多重大改进,拥有了范制人物肖像、范制葫芦盆景等经典创意,多项工艺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范制葫芦作品之二
 
  此次文交会上带来的范制葫芦作品均为全华匏艺工作室的精品佳作,无论你是不是工艺美术品爱好者,都不该错过这样的机会,一睹范制葫芦传统文化的风采。

  看点3:津城“益德成”鼻烟

  在中国,鼻烟也叫“闻药”,被赋予一种保健治疗的功用。古人经常利用当地的烟草治疗疾病,它的神奇效果已经被证实。鼻烟传入中国之初,只限于宫廷、士大夫和达官显贵使用,一般老百姓只闻其名不见其物,直到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张国成在天津创办著名的“益德成”并开始制作鼻烟,至今已传六代,堪称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益德成六代传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益德成”鼻烟图片
 
  “益德成”生产的鼻烟非常符合中国人体质,主要原料是烟草和中药,不用点燃、无烟、无污染。 “益德成”鼻烟分为纯烟、纯中药、茉莉烟草和薄荷烟草四种。其中纯中药鼻烟男女老少通用,对于治疗头疼、晕车晕船、疲劳有较大功效,同时还可以治疗鼻炎、缓解因鼻炎引起的鼻部不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益德成”鼻烟第五代传人张园麟
 
  据“益德成”第五代传人张园麟接受,鼻烟生产出来,经过4年陈化才可以销售,在销售之前还要先提香,这道工序必不可少。经过提香以后,鼻烟就能够保持类似香水的前中后调,前有香气,后有余香,使得鼻烟的品质进一步得到升华。

  同时,据承办方表示,到场参观的观众都有机会获得价值380元礼品一份,限量供应,不容错过!相信注重生活品质的你,到2015北京文交会一定有满意的收获!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