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顺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湖南永顺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9日在此间开园。该园的标志性建筑——老司城博物馆也同时开馆。

 

  今年7月,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8个世界遗产项目。

 

  兴建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的老司城,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也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遗址。它位于永顺县城以东19.5公里的灵溪河畔,作为高等级土司永顺宣慰司治所近600年之久,由具有生活、行政、祭祀、文教、手工业等功能全面的聚落构成。

 

  目前,老司城遗址已完成考古发掘4800平方米,勘探面积2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5万余件。其核心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随行就势分为首领生活区、衙署区、文教区、街市区、信仰区、墓葬区等功能区。遗址为“三纵五横”的棋盘式布局,八条街道全由红褐色花纹卵石砌成的图案,表现出浓郁的土家族风格。

 

  作为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老司城博物馆当天也揭开神秘面纱。该馆主体建筑面积为5464平方米,以遗址生活区为蓝本依山而建,将土家文化、土司文化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博物馆整体外观呈现为多层次台地,外墙用鹅卵石镶嵌,部分墙体采用竹木格栅与玻璃幕墙装饰,造型美观而灵动。馆内陈列布展以考古发掘成果为主,分为老司城遗址、土司制度、民间民俗文化等八个展厅,比较全面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司文化。其中的“镇馆之宝”是高4米、重2500公斤、刻有2000多字的溪州铜柱。

 

  据史料记载,溪州铜柱为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设盟时所立,柱上铭刻的《复溪州铜柱记》记载了溪州之战经过和双方盟约条款。盟约规定各自所辖地域,互不进犯;马希范不得在土司所属诸州内任意征收捐税、拉夫派差、强买土特产等。自从,彭氏政权与历代中央政府以溪州铜柱盟约作为处理彼此关系的基石和准绳。

 

  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做好老司城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和监测,防止盲目开发和破坏性利用;并促进老司城与张家界、崀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的联动,打造湖南世界遗产精品旅游线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