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艺术品物检公益活动开幕在即

  如今,随着艺术品收藏在投资领域中愈发火热,得到越来越多投资人士的喜爱。然而,多地已经曝光出艺术品鉴“三乱”的相关,伪证书、伪专家和伪机构的案例屡屡发生。

  为了避免更多藏友出现上当受骗、购买现代仿品的现象,国内优秀的艺术品投、融资专业机构——上海赫祥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联合国内外金融和艺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于下月的13日斥资举办“古珍新辨”秋季大型艺术品物质检测甄选会,此次活动意在帮助全国各地的藏友们提供免费艺术品物质检测的机会,并为该公司下半年收购优质藏品进行海选、甄选。这也是国内首次科技鉴宝活动,科学检测仪器首次揭开神秘面纱,走近广大藏家。

  造假手段日益成熟 藏友切忌盲目投资

  2013年,某刊记者在走访长沙古玩市场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个摆摊的“圈内人”,对于文物作伪的门道谈得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国内文物市场已经形成了产销一体的“造假产业链”,各地的文物仿制工厂、作坊负责生产,其手段以假乱真,几乎是专家都难以将其区分。随后通过各种渠道将假文物批发给文物贩子,最后经古玩市场或文物商店流入社会。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共有7000多万人加入了收藏领域。然而,在这些不计其数的藏品中,却有50%以上仿制品造假品蒙蔽了众人的双眼,艺术品市场因而变得鱼目混杂,毫无秩序。近几年来,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以玻璃、石头或玉髓等材质加工而成的玉器,普通收藏爱好者根本无法识别,只能无奈花钱交学费。

  不仅如此,各地市场的一些文物机构相关专家,也因谋一己之利而对宝物进行虚假的鉴定:或夸大事实,胡乱吹嘘;或缺乏专业知识,对藏品胡乱估价。这已造成整个古玩行业的诚信危机。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委员会一位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的藏友朋友们:“(文物鉴定)这一行,可以相信专家,但不能迷信专家。”

  专家鉴定是非不断 科学检测走进民间

  科学鉴定即是物质检测,方法则不同于专家检测,其检测技术是通过保留在艺术品内部记录其年代信息的各种载体,来比较准确地进行断代,同时利用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照射到样品表面,通过能谱仪来测定各种元素的特征,从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更为科学和严谨。

  以往专家通过对文物的考古考察、艺术判断等综合因素确定其市场价格,其中个人主观意见占了重要的地位,但也不可作为最终定断的鉴定方式。此外,许多专家的知识浅薄、经验有限,甚至道德败坏,通过虚假估价诱导民间藏友购买伪造产品,给藏友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物质检测在如今混乱的市场上渐渐受到藏友关注,它以其科学、客观、公允的方式为艺术品进行断代数据比对,既能有效地避免因为个别专家的主观问题引发的信任问题,又可以将科学的检测报告作为专家比对的基础,进一步维护了藏友的收藏消费利益。

  公益活动造福藏友 免费物检甄选精品

  据上海赫祥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活动除了为广大藏友提供免费科学鉴宝的机会以外,也为了推广的我们的风控评估体系,即“4+4+2”体系,是通过40%的物质检测+40%的非物质人文鉴定和20%的艺术市场价值和未来走势的综合评分,来评判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升值潜力,其中,在物质检测报告方面,赫祥艺术品评估体系通过采用五位专家的隔离审鉴艺术品模式,以及60%以上专家的认可,最终形成评判意见,进入到最后的评分体系。这种物理检测标准,作为评判依据,是对艺术品价值评定领域中最客观而公允的做法。

  现在业内的机检机构已并不少见,然而由于推广的力度有限、价格高昂,导致物质检测并不为很多藏家所知、所认同。为了让更多的民间藏友可以知晓自己手中藏品的真实价值,本次913“古珍新辨”秋季大型艺术品物质检测甄选活动将无门槛免费开放,截止发稿日,距这场公益盛会仅剩两周。

  据悉,此次检测活动是上海赫祥投资有限公司收购艺术品流程中重要、并且首要一环,只有物质检测到代、保真的艺术品,才可以进入后面的4+2的评估流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