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的前世今生
2015-08-21 17:27:48 来源:北京晚报 已浏览次
迁都对于哈萨克而言,多少是有些好处的。哈萨克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达270万平方公里,首都居然就在边境之上,这是个别有用心的设计。看看地图就知道,原来苏联所属的中亚五国都有这个特点,边境一定会紧挨着首都,一旦出现军事冲突根本无险可守,这恐怕也是苏联对它们不完全信任的一个表现。而且在现代社会,城市会有扩张的需要,阿拉木图紧邻边境,非但难以扩张,还有地震威胁,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迁都并没有完全改变阿拉木图的地位,它依然是哈萨克最重要的城市,人口最多,重要的会议也在这里举行。这多少是由于北方的首都阿斯塔纳也太不宜居了,人口一直过不了百万。阿拉木图的导游告诉我,阿斯塔纳冬天的气温可以降到零下五十多摄氏度,夏天则是以蚊子绵密如云著称于世,整个迁都过程中似乎只有总统阁下一个人坚定不移,他想在一片荒野之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市。阿斯塔纳是世界上出了名的大型建筑试验地,各种耗资巨大的奇怪建筑拔地而起,让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才是。不过哈萨克人也很清楚,他们的新首都是靠卖石油的钱打造出来的,前些年石油价格的猛增足以让城市的规划者随心所欲。没人知道这种疯狂的建设会不会只是一时的现象,大部分哈萨克人还是相信,他们国家真正的未来,始终都是在阿拉木图。
泰姆格里岩画独一无二
“你好,我叫阿,阿,阿嚏!”一个似乎有点感冒的司机这么跟我介绍他自己。他是个住在阿拉木图的哈萨克族中国人,名字确实叫阿什么,但是由于我只记住了那个喷嚏,所以只好叫他老阿了。老阿是当地旅行社帮我找的翻译兼司机,开车带我去参观阿拉木图附近的世界文化遗产“泰姆格里岩画”。
所谓的“附近”,指的是170公里,这也是地广人稀的中亚地区的尺度。从阿拉木图到泰姆格里,一路上都是黄黄的草原,偶尔能看到一些似乎无主的马匹。人只看到过两个,第一个是在远处牧羊的大叔,第二个是景点的看门员,他见我带着老阿当翻译,就自告奋勇的当了我的导游。世界遗产里颇有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以至于我经常会觉得自己是第一个到达某处世界遗产的中国人。导游打破了我的幻想,虽然泰姆格里岩画特别偏僻,但还是有不少中国人去过,因为附近有个中国投资的油田,中方人员去考察的时候都会顺便去岩画参观一下。
泰姆格里岩画号称是在一个峡谷里,说是峡谷,其实两边的山不过几十米高而已。这片地方有很多平整的石块,从3500年前开始,就有人在这里进行岩画雕刻了,那时当地刚刚进入青铜时代,再早的时候缺乏合适的工具,也没法雕刻,再后来伊斯兰教传入,人和动物的形象被当成了禁忌,岩画雕刻也就逐渐消失了。绵延几千年的雕刻,给这里留下了五千多处岩画艺术品,堪称是哈萨克古代文明的宝库,一些雕得出色的动物图像被印上了钱币,只不过在这片人民不断迁徙游牧的土地上,那些几千年前的古人究竟是不是今天哈萨克人的祖先,还是件值得商榷的事。
岩画雕刻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动物,也有一小部分和人有关。古代的哈萨克没有文字,从社会事件到个人情感再到经济纠纷,岩画都是唯一的记录手段,所以雕凿众多,只是要说明的含义晦涩难明。好比说一块石头上刻着几只羚羊摞在一起,另一块石头上刻着一只大羚羊肚子里怀着一只小羚羊,还有一块石头上刻着几个人在跳舞。至于这些要表达什么,那就无从得知了,那跳舞的场景是婚礼还是葬礼还是出征仪式?没人知道。
参观远古岩画时,一个好导游能起的作用,顶多是带着少走点路而已,对于画上的图案,除了能帮我分清是牛还是鹿之外,也说不出什么来。这不能怪他,因为哪怕是最权威的专家,对于岩画的真正含义也是一无所知的。现代的人不是远古人,没人能真正地知道远古艺术家要表达的东西,硬说出个一二三,与其说是科学的解读,还不如说是个人的偏见。
对人类而言,有文字的历史很短,没有文字的远古却时间很长,人类从产生智慧到现在大约七万年,在这七万年间,由于缺乏有效的记录手段,所以在历史书上都是一片空白,哪怕在五千年前人类发明了文字,在文字记录以外的那些文明也依然是一片空白。然而远古的历史很重要,人类在那段时间里从东非出发,征服了整个地球,改造了环境,驯服了动植物,还创造了工具和语言,总之,是那个时候的人类创造了今天的我们。然而可惜的是,我们对出现文字以前的文明一无所知,除了简单的墓葬石器和少量的岩画,他们几乎什么也没留下。一片黑暗的沉默笼罩着远古的历史,我们可以猜想,在那些遥远的年代里,或许有过挥舞着石器的伟大征服者,有过吹着竹叶的天才艺术家,还有穿着兽皮去讲经传道的圣贤,就像我们拥有文字后记载下的历史那样。然而这一切只能是猜测,根本无法确定,遑论详细描述了。
由于史料欠缺,所以一到史前史,冷冰冰的经济分析总是特别大声。吃的是什么,摄入多少卡路里,能放牧什么动物,能生产什么样的工具,似乎那些就是远古人生活的全部了。然而泰姆格里的岩画似乎能让我们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里的画风很有艺术性,一些石刻人物的头像非常奇特,有的像光芒四射的太阳,有的像星空旋转的银河。这些形象被称为“太阳人”,头都是又大又圆,但每个都不一样,最大的一个石块上刻画了七个不同的太阳人站在一起,下方是一群动物和一长排小人。
这些太阳人明显不是一般的人类,导游说那些都是太阳神的形象,我表示怀疑,因为太阳神似乎不需要太多个,甚至那些头像究竟是不是太阳似乎也有待考证,有一个太阳人骑在羚羊之上,看起来倒像是神化了的部落酋长。这些太阳人究竟是拟人了的神?还是神化了的人?我不得而知,泰姆格里的艺术是如此的独特,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我唯一确定的是,那些没有文字而只能雕刻岩画的古人,并不是只会生产和放牧的经济动物,他们和今天的人一样,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着对世界的看法和信仰,也有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或许这些,才是史前岩画传达的真正信息。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