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收藏故事:被尘封的抗日功臣密档
三年前,藏友小刘从丹东弄到一本抗联的档案材料,有一张老照片,当时我很想看看内容,始终未能如愿。去年1月初,他终于同意把这本档案卖给了我。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从头看到尾,又查阅了《桓仁县志》、《中国共产党本溪史》、《张学良将军传略》等资料,并通过互联网对档案中提及的人物和主要事件进行核实考证。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我发现这个档案材料与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既非常吻合,又鲜为人知。它印证了张学良“曾不断的用白绸条写成秘密手谕,命令关外旧部与救国会合作”(《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支持东北义勇军抗日这一重要史实。其中涉及的本溪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的情况,现有的所有历史资料都没有记载。一个有血有肉的抗日功臣展现在我们面前。我深感这份档案的珍贵。它真实地记载了辽宁自卫军、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的一些历史。特别是涉及了张学良、杨靖宇、唐聚五、李春润、李祥山、于胜武等同志在抗日期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为东北抗日联军再添新的华章。
档案的扉页贴着一张摄于1931年3寸的原版军人的半身照片。这是一个清秀威武的青年,穿着军装,腰系宽皮带,右肩斜跨皮带,领口订有1对长方形的军章,左上兜插1管钢笔,第二纽扣系着1条垂成U形的银链,最为醒目的是左臂带着(应该是黄色的)袖标,通过放大镜,袖标的上边清晰地写着“民众自卫军”,下边写着“十七团中尉副官”。这个人就是1931年在辽宁民众自卫军十七团二营任中尉副官,年仅28岁的姜秀岳。
姜秀岳,汉族,1904年11月28日出生于宽甸县城里西街,6年文化。 1927年9月,姜秀岳考入辽宁省公安26大队、65中队,在中队部任庶务员。65中队下设3个分队,1分队驻守宽甸县四平街,二分队驻守宽甸县八河滩,三分队驻守宽甸县刺沟门,总计有120余人,主要活动是维护治安和剿匪工作。
9.18事变后,张学良派唐聚五回东北桓仁组建辽宁民众自卫军抗日。1931年11月,公安26大队队长李月林率领大队全体战士在宽甸县四平街参加了唐聚五领导的自卫军,并被改编为第六路17团2营,李春润任第六路军司令,何铭斋任团长,于天佑(土匪名胜武)任营长,姜秀岳任中尉副官,驻守在新宾县永陵街,进行抗日活动。经过多次战斗,自卫军抗日失败,李春润后来牺牲。1932年9月,姜秀岳等20余名战士撤退到桓仁县铧尖街,姜秀岳住在李祥山(原名李瑞林,字祥山,后改名李向山)家的对面屋。
1932年冬,李祥山的本家叔叔“北京救国会”的李静轩(桓仁仙人洞人,其儿子李警初在张学良的部队任秘书)从北京回到桓仁,从棉裤腿里拿出张学良委任的盖有 “北京救国会官防”公章的白绸子的委任令,李自称是北京救国会派他来东北组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经李祥山介绍,姜秀岳与李静轩相识,并志同道合,三人研究起义,并带领20余名从新宾撤回来的战士,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 李静轩任司令,姜秀岳、李祥山为辅佐任副司令。
自卫军失败以后,1932年冬天,自卫军2营营长于天佑投降了桓仁县伪日本,并带领50余人驻防在铧尖子街。姜秀岳和于同是自卫军战士在一起抗日,又是老乡,姜就多次做于的工作,让于拉队伍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并将于引见给李静轩和李祥山。1933年春,于天佑终于拉出来70多人的队伍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救国军当时的规模达到近100人,有几把机枪,长枪60多支,李祥山、于天佑带手枪。从司令到战士都带写有“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的黄袖标。
姜秀岳、李祥山曾经3次带领队伍召集百姓开会,宣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和宣传抗日。第一次在铧尖子街的西北沟,第二次在本溪县尾子峪,第三次在八里甸子。每次李祥山都讲,“爱国同志,我们不给日本干,我们要抗日救国,不做亡国奴!”姜秀岳讲,“我们是抗日救国军,大家要一致抗日救国。”并宣讲了如何对日本进行防御,如何进行抵抗等。每到一处,都写传单:“抗日救国,打倒日本帝国!”贴布告:“日本占东北,我们受扰乱,我们要起来抗日,不做亡国奴!”当时,本溪县小市的刘利天带领不到10人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救国军活跃在宽甸、新宾、桓仁、本溪等地宣传抗日,唤起民众,开展游击斗争。
1933年春天,于天佑带领队伍倒戈,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后,日伪军又派于海涛队长来铧尖子街驻守,于联合200多名伪军同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作战,当时活捉了于海涛,被战士处死。于海涛死后,伪军又派一名姓赵的队长接任,被救国军动员倒戈,参加了救国军。后来,赵队长在同日伪军作战中牺牲。
1933年夏天,救国军司令李静轩到北京救国会联系事务,数月未归。同年12月,姜秀岳、李祥山到北京寻找李静轩,路过沈阳时,因车不通,无法进京。姜秀岳让李祥山返回桓仁带领队伍,姜在沈阳等候李静轩。后因经济困难,姜秀岳与队伍失去联系,李静轩也不知下落。1934年,杨靖宇带领的红军来到桓仁,李祥山和于天佑带领队伍参加了红军,并被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李祥山被任命为一师副官。
姜秀岳与队伍失去联系以后,为谋生活,在沈阳西安煤矿公司任薄记员,1935年,因生活困难,又举家迁移到凤城县草河口街,在同顺太、福兴盛木炭公司等任记帐员。
1937年春天,李祥山和于天佑设法打听到姜秀岳的下落,并来信让姜秀岳参加杨靖宇的部队,开展革命抗日工作。同年秋天,姜秀岳专门到宽甸县北吊幌子村和杨靖宇晤面,叙谈3天,由于姜秀岳心脏病加重,没有同杨靖宇的部队走。临别时杨靖宇亲自用笔写下了“姜秀岳同志给红军联络工作任务”的证件,并签了名字(证件年久丢失)。
1939年夏天,为开展抗日工作,姜秀岳设法考入了安东县伪公署财务科任临时雇员,后转为庶务科经理股雇员。1943年夏,因和日本股长打架,被转到安东县行政科烟政股派到龙王庙镇管烟配给所任主任。1945年东北解放后,姜秀岳将管烟配给所的资产如数交给了区政府。 1947年2月,国民党侵占时,龙王庙警察所调查共产党人和与共产党有关系人员,并一律逮捕。姜秀岳听到消息跑到安东县躲避,并设法求人在安东县政府会计科派在警察局会计室任雇员。同年6月,龙王庙镇第二次解放,姜秀岳又回到家乡出小床子维持生活。
1950年10月,姜秀岳积极报名,参加了第一批抗美援朝担架队奔赴前线,1951年春由朝鲜完成任务回国,领到了2枚抗美援朝纪念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