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小捷:秉持文物保护正确理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文物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物工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遗产理论,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文物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物工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遗产理论,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把握历史机遇,增强文物保护的责任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为人类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物是祖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饱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体现了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党新时期发出的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文物保护的动员令,为文物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文物事业发展历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文物保护投入持续增长,文物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进一步筑牢;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文物工作的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文物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坚实;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日渐完善,文物保护能力长足进步,中国特色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工作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应当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文物事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矛盾依然突出,文物安全形势严峻,法人违法案件呈多发态势。政府保护文物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到位,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格局尚未形成。文物工作同党和国家的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同世界文明古国应有的地位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文物系统的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法治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实履行政府保护文物的职责,切实提高公民保护文物的意识。文物系统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切实使祖国和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得到应有保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