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建立

       为扭转目前文物流通不畅的现状,为更多的海外流失文物打通一条绿色回家之路,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宣布建设全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

       专家介绍,目前中国有超过1000万件的文物流落在海外,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现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我国大量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艺术品无法进入正常市场流通渠道,归国无门。而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市场的建立,将以创新的方式面向国际,以全新的思路吸引世界各地的中国文物回归国内市场,为广大文物爱好者提供了世界范围内的文物交流平台,并进一步加快历史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步伐。

       据介绍,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基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境内关外、免证、保税的政策优势,通过保税展售、交易会、拍卖会和文物出入境科学检测、鉴定服务等多元模式,面向国际文物经营机构、携带中国境外文物的归国人员,搭建海外回流文物展览展示及交易平台,为其提供文物鉴定保护、保税存储、交易交割等交易服务,满足我国博物馆征集、国有文物商店采购和民间收藏对中国海外回流文物的实际需求。专家指出,口岸交易市场的建成将有效规范海外流失文物交易模式,积累交易经验和贸易规模,实现海外流失文物回流的安全便捷绿色通道与合法的回归渠道。11月底,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将正式以交易会的形式启动运行。此外,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基地与意大利方面合作建设的全世界首个基于口岸设立的,致力于文物艺术品检测、评估、鉴定、修复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也将与交易市场同期启动运营。

       据悉,目前,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已形成了涵盖保税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综合服务方向的“一站式”服务配套体系,具备为交易市场提供鉴证鉴定、报关报检、仓储物流、贸易代理、保险担保、交割结算等全流程专业服务的能力。

 

       相关报道:

 

       海外回流文物口岸难题

 

       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市场改变的是什么?

 

       国际掀起走私文物返还高潮

 

       海外文物回家期盼“绿色通道”

 

       回流文物绿色通道如何才能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