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富康作品《正大气象》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15-06-25 11:50:20 作者:闫春玉 来源:书画圈网 已浏览次
正大,是一种艺术品质,即传正脉,正本清源,有容乃大;
气象,是一种文化气息,在简约之中融入艺术气韵,象由心声,传递浓郁而纯正的浩然正气;
正大气象,是一种社会精神的传承与提升,“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展现民族文化正大气象的气度及持之以恒的精神特质。
在正大气象中体悟艺术文化风格,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气质,书画家俞富康无疑是当今艺术家行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且具典范意义的代表,从他的作品《正大气象》体现出更多的时代感和中华文化精神之气象。
近日,俞富康今最新创作的行草《正大气象》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并颁发证书。
艺术才情挥毫间
清刘熙载曰:“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行草,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书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法,表达的是一种朦胧、变幻乃至狂热的美,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进步。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正大气象的艺术作品必能久而传至。俞富康今最新创作的行草《正大气象》,令人无不醉迷其中——中国书法之美!熔铸他对中国艺术的深切理解和感悟,既让人敬畏传统,也启迪人生智慧。

俞富康作品《正大气象》
细读他的这幅作品,是一种意象性的表述,一笔笔彰显的是传统笔墨精神。字里行间,俊逸洒脱,抱朴自然,线条流畅,遒劲有力,章法得体,其作品经得起“放”,字愈大而愈壮,作品中连绵不断的恢弘运势给人一种波澜壮阔的正大气象。
书法以正大为上品,当是无疑的。古人不仅临池功底深厚,且见识广博,学养丰赡,“下笔便有千秋之想”,挥毫之际,其作品皆因正而大,尽显正大气象。俞富康的书法从传统中提炼精华,熔古创新,持之以恒地追求正大气象的书风,气韵正,用笔奇,对书画艺术思想理念不断灌注升华。他从历代名碑名帖中选择取法对象,根据自己的情性和审美追求,将行草作为他的创作重点,从研习体验中领悟其精髓,在创作中游刃有余地将精华化为己有。
《正大气象》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艺术才情、笔墨功力、有容乃大的崇高气度,它不是自然的直接写照,而是弃去表象,抽其内质,在艺术表现之中,反映出一种成熟的文化自觉。一横千里振云,一点高峰坠石,一竖万岁枯藤,一撇一捺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奏出了笔墨的雄音,不仅使他画中的点线劲健,笔性鲜活,更融入了书法用笔的灵感,赋予艺术的生命,使他的整个作品提升了文化品位,显示着艺术魅力。
笔触承载民族精神
俞富康利用独特的艺术感悟,把根植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责任感,复活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展现民族文化正大气象的气度。
俞富康一直认为,艺术家首先是创造美的工程师,要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然后创作出美的作品馈人类。无需多言己夸,应该让作品去说话。
俞富康所作《正大气象》,深思已久,直指书写者的心灵境界,是书写者人格胸襟的投射,是胸中的中正之气、浩然之气。这是一种心灵深处积蓄已久的人格力量,来自于精神深化中对人生的贴切感受,进入到一种纯艺术的创作状态之中,其书作中的正大气象是他心灵深处的真实流露,达到书人合一。
此幅作品,融入了俞富康一种有意识的生命行为,展现出一种不断生发的活力与新的艺术常态,从书法技术上深化到德才胆识的高度。在这样的维度下,俞富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心怀天下。这种作品,有风骨,有力量,有情怀,也正是俞富康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努力,一种直面文化精神的不懈探索,一种民族精神融入他的书法艺术创作中,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潜心耕耘获殊荣
在俞富康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书法艺术一种新的勃然生发,一个传承者的身影,一个民族责任的承担者,他用自己特有的个性,不断潜心耕耘,创新理念,呈现出富有时代性的审美作品。

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并颁发证书
日前,此幅作品《正大气象》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并颁发证书,在当代书坛已经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在此衷心祝愿俞富康老师并期待创作出更多格调高远的作品。
编后语
当下书坛,一片火热,书法家们来往穿梭于全国各地,办个展,参联展,雅集笔会,走穴赚钱,没有功力的书法家滥竽充数,重复制作,跻身书协谋取职位,依靠官衔胡乱笔画。凡此种种,何言正大气象?艺术没有特权,艺术创作不能违背国家荣誉、人民利益,请还艺术界一份风骨,一份刚健昂扬的风采。我们提倡“正大气象”,体现当代中国艺术家特有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

书画家俞富康
相关链接
俞富康艺术简介
俞富康,艺名夫康,号岩山寒松,现为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早年入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得到著名画家(教授)邓白、朱恒、孔仲起、潘鸿海、吴山明、顾生岳等诸位先生指点,艺术上有了巨大突破,多次在全国书画大展中获奖,并被诸多报纸、杂志刊登。后又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名师班学习交流,得到了王岳川、苏士澍等老师的悉心指导,其书风再度提升进化,其作品将南北艺术巧妙的结合了起来!形成自己刚中带柔、雄中有秀的艺术风格!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大展中获奖,2001年至今多次荣获“国际金奖艺术家”、“世界华人艺术精英成果奖”、“中国当代创新人才奖”、“百名人民艺术家”、“中国百位杰出画家”、“慈善贡献奖”、“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潜力书画家”等荣誉称号。书法作品被多部大词典入编并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