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尽摄毫端绘就屈原情结

      端午佳节,品思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永远是端午节节日中绕不开的话题。纵观屈原这一生,无论是他高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时,他心中思考最多的还是楚国的社稷安慰。

 

      屈原的爱国精神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加浓厚,普遍而深刻,对历朝历代的书画家的人格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山水画大师傅抱石笔下的“屈原情结”尤为表现突出。

 

      易名“抱石”折服屈原高尚人格

 

      1921年,十七岁的傅抱石为了贴补家用,课余帮人刻章赚钱,并易名为“抱石”,自号“抱石斋主人”。

 

      这里的“抱石”两字可能是取自司马迁《史纪•屈原列 传》之“(屈原)抱石自投汩罗”,1935年5月,“傅抱石金石书画展”在日本东京银座松坂屋举行,其中三枚印章的内容是取自屈原的诗句,一枚浅红芙蓉石白文印印文便是“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边款上更是刻屈原《渔父》全文,共210字;另一是豆绿青田石白文印,印文是“阳春白雪”边款刻了《楚辞•宋玉对 楚王问》全文,共246字;还有一枚鸡血石白文印,印面仅有3×4厘米,在其三面刻录屈原《离骚》全文,加上序、跋,共计2765字。这三枚印章更是印证了傅抱石对屈原作品的钟爱与迷恋。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