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瓷:拍卖天价的缔造者与保持者
2015-06-04 10:27:10 作者:张艳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虽然现在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在拍卖市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在过去却不被人看重。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成化瓷一直是瓷器收藏家趋之若鹜的“宠儿”。 据北京中拍国际瓷杂部经理田岩介绍,对于清代和民国的瓷器古玩商来说,最被他们看中的藏品一为宋瓷,另外就是永宣成(永乐、宣德、成化)瓷器,清代和民国的收藏家们认为宋瓷和明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瓷器水平是最高的,清代的官窑瓷器都是作为“添头”送给买家的,若买一宋代龙泉窑,卖家还可以附送一乾隆官窑。及至70年代国外的拍卖市场,乾隆以后的瓷器还是没有资格参与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尔今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其实早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则有:“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为吐舌不能下。”明朝人程哲在《蓉槎蠡说》一书中品评明代瓷器时推成窑瓷器为明代之冠。另在清初朱彝尊《曝书亭集》中也记载:“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明朝进入成化时代,制瓷业展现出全新的风貌。成化瓷一改永宣时期凝重敦厚、胎厚器重、纹饰豪放、生动的特点。呈现出精巧秀丽、轻盈雅致的时代风格,再配以色调柔和淡雅、发色稳定的平等青料,更显相得益彰。成熟的青花工艺、斗彩、素三彩、孔雀绿青花、黄地青花、白地红彩等品种共同构成了成化瓷的基本风貌。成化瓷不仅将将中国瓷业带进了第二个高潮期,也为后世留下了备受追捧的珍品贵作。
虽然现在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在拍卖市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在过去却不被人看重。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成化瓷一直是瓷器收藏家趋之若鹜的“宠儿”。 据北京中拍国际瓷杂部经理田岩介绍,对于清代和民国的瓷器古玩商来说,最被他们看中的藏品一为宋瓷,另外就是永宣成(永乐、宣德、成化)瓷器,清代和民国的收藏家们认为宋瓷和明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瓷器水平是最高的,清代的官窑瓷器都是作为“添头”送给买家的,若买一宋代龙泉窑,卖家还可以附送一乾隆官窑。及至70年代国外的拍卖市场,乾隆以后的瓷器还是没有资格参与竞拍的,瓷器拍卖专场主要以明代和宋代的瓷器为主。
由于烧制规格考究,成窑瓷器堪称中国御瓷至珍名品。中国著名陶瓷考古专家刘新园曾以景德镇珠山明御址出土宣德与成化瓷片数量相较,成化一朝帝祚为宣德者二倍有余,然出土破片及残件数量却未及后者一半。苏富比前亚洲区主席朱汤生曾称,现存之完好传世成化瓷,存例大多入藏博物馆,绝大部分存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民间收藏现知仅有约二十余件。成化瓷“量少而质精”的特点显露无疑。
从不同时期的成交额、成交量对比来看,也能看出成化瓷器市场呈现出“量少质精”的特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至2013年,成化瓷器仅占明代瓷器4%-9%的成交量,却获得了8%-25%的成交额。成化瓷传世器不多,品相完美者更少,这注定了市场流通数量少之又少,也注定了精品佳器的拍卖天价。
田岩称,明成化瓷器一直是受市场极为追捧的品类。在历届瓷器拍卖纪录上明代瓷器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成化瓷缔造的拍卖纪录更是令人折服。田岩表示,成化瓷在历代的收藏市场都是最顶尖的藏品,一旦出现,必受追捧,但正是因其存世量极为稀少,明成化瓷也影响不了市场的整体格局与走势。
明成化瓷拍卖纪录一览
2014年6月8日,澳门中信,一对明成化斗彩花蝶纹杯 拍得3.5亿元 ;
2014年6月8日,澳门中信,一件明成化斗彩葡萄杯拍得 1.7亿元;
2014年6月8日,澳门中信,一件“天子款”明成化斗彩人物纹天字罐带盖拍得1.3亿元;
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上海藏家刘益谦以2.2亿元成交价拍得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明成化斗彩瓷器世界纪录;
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秋葵宫妆:成化青花宫盌”专场,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拍得1.1亿元;
2011年12月6日,北京保利,明成化青花内梵文海石榴纹卧足碗拍得 5117万元;
2010年12月12,北京翰海,明成化青花荷塘罐拍得1904万元;
2009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宫碗拍得 3215万元;
2008年6月7日, 中贸圣佳,明成化仿官窑琮式瓶拍得1960万元;
2007年6月24日,北京华辰,明成化青花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盘拍得1430万元;
2006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宫盌拍得3273万元;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