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陈昭——才情横溢的青年画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昭是一位富有才情的青年画家,他的花鸟画题材多样,物象丰富,陈昭善于花鸟、草木的形貌神态求其真,更注重表现蕴藏在这些自然精灵心上以及人们心中的善与美,他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与自己的艺术创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画面中记忆的都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今的许多中国花鸟画作品个性化不足,艺术语言探索难以形成新的笔墨造型观,缺乏艺术活力和时代生命力,导致发展乏力的状况下,解读陈昭的花鸟画,却令人耳目一新,令人领略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这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中令人欣慰的一种努力。

 

  陈昭 ,男,汉族,1983年出生于安徽省五河县。

 

  2005年至200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获学士学位。

 

  2010年至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于光华教授。

 

  自古以来,画中逸品的阐述者,都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的超越,二是笔墨表现的简约,三是境界的深静。对此,清代的恽寿平指出:“逸品其意难言之矣,殆如卢敖之游太清,列子之御冷 风也。”“画以简约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造化之理,至静至深。”前辈美学家宗白华,更把深静看作中国艺术表现的文化的精神,他指出:“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的太空浑然融化,合为一体。他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画家是契默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陈昭的艺术恰恰具有上述的几个特点,可谓契默造化,简约深静,“幽情秀骨,思在天地”。

 

  陈昭具有一种优秀艺术家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看来,书画艺术家是人类智慧的先行者,传承艺术文明的标杆。采访中,陈昭强调:“书画艺术家应有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画出健康向上的作品。作品要有学术价值、收藏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时代的现实,用作品呼吁和影响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

 

  陈昭认为:艺术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但创新的基础离不开传统,离不开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关系。正是由于他多年努力坚持师法传统,师法古人,师法自然,凝聚了自己的天赋、胸怀、人品、学识和修养。练就了深厚的书法、笔墨功力,才能立足于传统来探求创新,其作品既贯注着传统的血脉,也贯注了他自己的个性、气质、学养和追求,作品的情调、意味也完全是中国式的,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突出的是中国画的笔墨意趣。尽管对绘画与现实关系的执著与超越、对传统的因与革、对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对绘画的视觉特点与文化内涵的关系,还可以深入讨论,从理论上阐述得更有分寸,但陈昭的看法是切中时弊的,是抓了要害的。他致力于提高精神境界的逸品画,无疑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他正在思想艺术成熟的壮年,我相信他会围绕着弘扬传统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他已经着手上路了,任重道远,我和大家都期望他的潜力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为21世纪中国艺术的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个智慧升级、国家转型时期,我们需要陈昭这样有进步、敢创新、德才兼备的艺术家,需要他这样的艺术精神作为我们的时代特色!

 

  部分作品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寒山雪影 144cm×77cm 纸本设色 2015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仙图 144cm×77cm 纸本设色 201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仿黄宾虹笔意四条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风道骨四条屏 138cm×34.5cm×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荷塘诗意125cmX245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仿八大诗意图47.5cmX31cm纸本水墨2014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铁骨132cm×71cm纸本设色201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芦雁144cm×77cm纸本设色2015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