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春节习俗
2015-02-11 10:23:02 来源:网络转载 已浏览次
一些西方节日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春节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春节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与它本身的文化魅力和价值分不开。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外华人人数的增长、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深入等,更是春节在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春节不仅是海外华夏子孙传承中华文化的日子,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日子。那么,世界各国人民是如何欢度中国最传统节日的呢?
法国
近些年,随着中法两国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法国人对中国春节越来越熟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春节已经悄然走进了法国人的家庭,春节习俗已经成为法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到春节前夕,法国的大街小巷都会装饰一新,到处彩旗飞扬,不仅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会挂上大红灯笼,满眼都是喜气洋洋的红。迎新春贺新年的节日气氛相当浓郁。
家乐福等法国知名连锁超市都会在春节前夕开辟专柜销售中国食品,水饺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畅销冠军。中餐馆也会在此时迎来一年一度的订餐高峰期。
法国人欢度春节的种种做法,已不仅仅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或是单纯的凑热闹,而是缘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乃至热爱与推崇。
英国
春节期间,英国的大街上会增添许多ChineseNewYear(中国春节)的东西,非中餐馆也会添置几道 “SpecialMealDealforChineseNewYear”(专为中国春节准备的菜肴),英国大报还会推出“中国周”教人学汉语,处处洋溢着中国春节的气氛。以伦敦为例,有一年的大年初一,3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不是华人)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齐声高呼“恭喜发财”,当时的场面令所有华人感到无比骄傲。同时,舞龙舞狮、爆竹烟花、盛装巡游、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令人目不暇接。
春节为什么在伦敦影响如此之大?据统计,伦敦有8万多华人,其中6300多名是留学生,他们为中国文化在伦敦传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支持。据伦敦投资局资料显示,英国是欧洲接受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对英投资中约三分之一在伦敦。近5年,到伦敦的中国人每年递增45%,消费递增66%。因此,中国的春节受到了英国政府的格外重视。
德国
近些年,每逢春节到来之际,德国街头都会出现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柏林的商场内,春节前夕总会醒目地摆出五颜六色的中德文贺年卡。其中有一种贺卡因设计新颖美观深受德国顾客的青睐;贺卡封面左上角印着“平安”两个金色的正楷中文大字,左下角为花体“吉祥如意,万事顺利”,正中间则是用中文楷书写成的西方人名的中文译名。打开贺卡,左面一页是一只飞舞的凤凰,右面是封面名字的行文解释。最下边是孔子的德文语句:“父母在,不远游。”每张贺卡里都有一条不同的孔子语句。贺卡背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图案。
春节前夕,很多德国人争相购买此类贺卡,或送给朋友以示祝福,或个人收藏。德国的青少年也喜欢互赠此类贺卡,彰显个性。
另外,中国春节还出现在德国小学生的教科书中。老师的课程设置也颇为有趣,在对中国春节进行介绍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十二生肖、“恭喜发财”和生肖年表的问题单,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中国春节的了解。
德国小学生们对中国的十二生肖尤其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想知道自己的属相,一些学生还对中国的语言和饮食产生浓厚兴趣。现在,他们很多人不仅会说写简单的汉语,还学会了包饺子。
美国
在美国,随着华人、华裔人数的日渐庞大和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开始对春节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感兴趣。近年来,每逢农历新年,上至总统、下至华人聚居较多地区的地方民选官员,都会利用不同场合向华人致以新年祝福,向为美国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华裔致敬。
爱凑热闹的美国人喜欢看游行、放焰火,自然也不会放过春节这个机会。大多数过春节的美国人都是想要凑个热闹,沾沾中国文化的喜气儿,找个机会品尝中国美食。每当农历新年到来时,他们都会在家里布置中国特色的装饰,如挂中国结、红灯笼和贴春联等,许多家长还给自己和孩子置备专门在新年期间穿的中式服装,对华人举办的各种新年庆祝活动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非洲
在非洲的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每年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各界名流和对华友好人士兴高采烈与当地华人共庆佳节,已成了外交界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春节庆祝活动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会吸引众多南非人积极参与。
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总统曾亲自上阵,与华侨华人共度春节。大年初一,毛里求斯甘地学院剧场常常座无虚席,该国政要会与当地华人共同观赏新春文艺汇演,并向华侨华人祝贺新年。(据新华网)
大洋洲
在澳大利亚,悉尼每年都举办中国农历新年庆典活动,压轴戏龙舟竞赛往往会吸引数十万观众,数百名乘坐龙舟的队员竞相划桨,同时还有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每一项活动都深深吸引了在场观众。墨尔本则每年都会有200多名健壮的澳洲人和华人扛着一条巨龙串街走巷,非常壮观。这种巨龙,有150米长,据说目前是世界最长的一条龙。
在新西兰,带有中国年味儿的物品,也会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寓意“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的“年糕鱼”以其栩栩如生、精美的仿真造型,成为人们纷纷抢购的吉祥物。新西兰工党领袖甚至也会手捧“年糕鱼”,向华人祝贺新年。
缅甸
缅甸的华人华侨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福建、云南三个省,主要分布在缅甸的仰光市和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那边的华人华侨过春节的习俗传承得都特别好,会贴春联、舞狮、舞龙等。除夕,各家各户都会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团圆饭一般吃的都是家乡菜。大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时习惯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还有一些缅甸华人华侨会去拜佛。
菲律宾
菲律宾2012年首次将中国农历春节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全国放假一天。
在菲律宾,庆祝春节的活动一般包括贴春联、挂红灯笼、舞狮子、放烟花等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不过这些活动在除夕夜晚才达到高潮。当晚华人社区的人会自发地聚集起来庆祝节日,除了上述的传统方式以外,当地本土的菲律宾艺术家也会登台献艺,共庆佳节,整个庆祝活动体现出中菲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
印度尼西亚
临近传统节日春节,印度尼西亚处处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首都雅加达的商场超市挂满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有些商场还搭起售卖中国传统腊肉干、应子梅等的临时摊位,红蜡烛、红年糕、各式各样的红色佩饰以及大红福字令人目不暇接。
除夕当天,人们要到庙堂进香祈祷,希望一年健康平安、万事如意。除夕夜,大多数华人都会聚集在老人家里吃团圆饭,家中年长者接受儿孙们的拜年,老人则向晚辈发放红包,然后儿孙们与老人合影,之后是全家聚餐。直到深夜,晚辈们才告别老人,各自回家。
印尼华人过春节的另一特色是公益色彩浓。各华人社团、宗亲会、互助会和庙堂,组织献血、分发食品等社会公益活动,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一个美满幸福的春节。春节期间,雅加达每天不同的地方还会有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
马来西亚、新加坡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比较重视传统节日,春节就更不用说了。
大年三十,当地华人和中国国内人一样,全家在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当地华人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鱼生,把生鱼条和蔬菜丝、水果丝拌一起,大家一起捞着吃,一边吃一边要说“捞得风生水起”,捞的越高意味着来年赚的越多。
因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是多元种族国家,大年初一,当地的华人一般呆在家中接受马来族和印度族人的拜年,初二以后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而当地的马来人和印度人对华人过春节的习俗也很熟悉,一般去华人家拜年都会带上凤梨和橘子,这跟中国福建地区的习俗是一样的。
日本
中国的春节也越来越被日本的民众所熟悉。如横滨的中华街,每年春节,中华街都会放鞭炮,表演狮子舞等,庆祝活动会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当地华人和日本人会来到中华街庆祝,还会在马祖庙拜神许愿,并吃上一顿美味的中餐。春节期间往返中国的机票都比较紧俏,不能回国的中国人很多人相约在除夕聚餐,聚在一起观看春晚。
日本的商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国的春节。除各旅行社在努力争取更多的中国游客以外,一些商家还在中国发放或销售优惠券,吸引中国游客到日本消费,有些商店还雇佣会中文的员工,以便给中国游客更完美的服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