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河山立传—绘画巨匠李可染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与会人员在共同回忆和还原李可染大师生前点滴的同时,也大声呼吁学习李可染先生的“孺子牛”精神,摒弃文艺界当前的不正之风,自觉回归艺术本位,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就曾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李可染是近代中国山水画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引西入中与融合中西,激活并发展丰富了山水画的民族传统,树起了山水画划时代发展的一座丰碑。最令世人尊重的是他持之以恒的创作激情,以及始终源于人民、源于生活“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创作理念。
1954年,时年47岁的李可染先生已经名声斐然,但他为变革中国画,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历时三月余,首次长途写生。之后的几十年中,他携带画板到全国各地采风,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成为近代中国画写生的奠基人和实践者。
在当天的作品研讨会上,还现场展出了李可染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经典力作《赏心喜看雨余山》。是李可染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之一,与会者对能零距离的瞻仰到由(中国)冀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并提供给研讨会的这幅作品,表示极大称赞。一致认为,这是李可染先生极为难得的绘画经典之作。
与会专家表示,李可染先生一生坎坷,大部分作品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创作出来的。这与当前有些艺术工作者只唯物质条件、只唯上的写书作画不同。我们要始终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种不怕吃苦和与民同乐的实干精神,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坚持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做出奉献。
此次研讨会后,与会人员均认为要加快肃清当前文艺界的不正之风,抵制媚俗之风,共同为创作人员营造好的创作环境。只有沉淀下来了,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美协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苏士澍,对此研讨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肯定,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为主线,将我们的艺术创作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