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考古笔记捐赠博物馆 记载释迦牟尼舍利发掘

      在佛教中,僧人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至高的尊敬和供奉,主要是由于一些高僧生前的功德慈悲和智慧。50多年前,镇江的一次考古在甘露寺修复铁塔发掘塔基时发现地宫,里面居然挖掘出700多颗佛舍利,其中最珍贵的就是后来被学者证实的11颗释迦牟尼佛祖舍利。这些考古过程都被记录在“考古笔记”中,而记录的作者就是江苏文博界泰斗、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近日,梁白泉向市档案馆捐赠个人档案仪式举行,梁老的近千件档案被收入市档案馆“名人档案库”,其中包括许多未公开的珍贵手稿原件、考古笔记。

      梁白泉先生捐赠自己多年的珍贵档案。

      震撼全国的考古发掘经历,均被一一记录进档案,其中包括高邮天山汉墓、东阳城遗址、广陵王刘胥玺发现、镇江甘露寺古铁塔发掘……近千件档案,每件档案背后都有故事。

      据了解,这批个人档案包括,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梁老学生时代的笔记,长期珍藏的书籍、著作手稿,珍贵的照片、证书、奖状、奖牌等,特别是其中许多关于文博研究方面的未曾出版发行过的笔记、手稿原件弥足珍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镇江甘露寺古铁塔塔基发掘报告》,这场1960年进行的考古发掘曾经震动了全国。

      谈及捐赠动机,梁老说,自己是重庆人,18岁考取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1951年从南大毕业后,在南京博物院一直工作到退休,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也有人曾想出高价收购这批档案,均被我拒绝了。这批档案虽然是个人的东西,但属于全社会,捐赠给市档案馆是最好的归宿,也是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