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永远青春的艺术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物档案:陈志武,男,生于1953年7月,福州市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理事,福州市美协常务理事,福州市文联委员,福州市人大书画院画师,福州画院特聘画师,福建陶行知书画院理事。国画《山下是故乡》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并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阳光》获新世纪全国书画精品展铜奖,《红蜻蜓》、《黄昏》、《橄榄枝》、《雨后荷塘》获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铜奖并刊登于《美术》杂志。另有多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大型画展。


       随着时间推移,一个人的年龄不可避免地在一天天的增长当中,于是要经历少年,中年至老年的阶段性改变。但,一个人的心态却不在年龄的局限中,一份活力,一份自信,加上许多的温暖,心态也许可以永远青春年少。画家陈志武已至花甲之年,沉稳有之,却有一份不服老的年轻冲劲,带着温暖自信去闯,去寻找、去描画心里的山,心里的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许是小时候的陈志武初涉绘事始,最开始得到老师认可的画作是大红灯笼吧,喜好红色的他带着热烈如火的温暖让接近他的人倍觉自在,而这份温情也自然地融进他的画作里,一路伴随。自小受高年级同学影响喜画山水的他最忌讳的是“拾人牙慧”,他追求的是一种山水的意境呈现,注重个人风格的形成与保持。陈志武的山水画构图上虚实结合,层次分明,氤氲出秀丽和平静。红色注入的山水跳脱现实山水而转为艺术独居之美,红色的牡丹花大色艳,形神兼备,寥寥数笔却意趣生动。

 

       有过插队经历,有过那些至今想起一向带笑的陈志武也止不住哽咽落泪的经历,他却说他感激那段岁月。那痛苦的八年煤矿工人的生涯有无限的压抑,幸运的是生活不忘给他绘画创作的角落让他偶尔喘息:区县的征稿,照顾发烧工友间隙的绘画创作,一点一点打下了创作的基本功,而这也让他在恢复高考的第一时间在众多竞争中跳出成为了福建师大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开始系统的绘画学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志武是温暖也是自信的,他相信自己的手头功夫不会比别人差,始终秉持着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这份自信令他能带着更多敢想敢做的闯劲往前走。作为画家,多幅作品参与全国性展览,并能获奖,这份荣誉固然可贵,而更令他觉得自在的是创作时那份仿佛跳脱尘世的忘我与坦然。身为教师,三十几年讲台上、教案里的任劳任怨,先进教育工作者、首届福州市名学科(美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也比不上桃李满天下的欣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志武也带着自信去发现生活中那永远也找不完的乐趣。在大学期间就对电影着迷的他,近来对摄影有些“疯狂”,时不时扛着相机走出家门。喜欢与年轻人“混”在一起的陈志武也不时的客串些微电影,而他现在也在寻找合适的剧本拍摄属于自己的微电影。


       艺术创作永不止步,而生活也在诸多兴趣的浇灌中永远鲜活。陈志武的下一站,青春不曾麻木,他在找寻艺术雅俗共赏的高格调与高品味,也更大胆地去迎接活力无限的任何可能。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