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家书法展”在京隆重举行

      11月9日,由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文化中国承办的“中国名家书法展”在北京文化中国艺术会馆隆重举行。展出书法名家任玉岭、祁荣祥、陈虹、薛启亮、许传培、吴海友六人书法作品百余幅。

 

20141110145759364.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嘉宾

 

      参展书法家简

 

      任玉岭: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国务院参事,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

 

      祁荣祥:海军少将,原解放军报编辑,原海军航空兵装备部政委,北京一书阁书法学校荣誉校长,中华书画藏宝于民工程成员。

 

      陈虹:原民政部副部長,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

 

      薛启亮:原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原《党建》杂志社总编、《新风》书画院院长,中宣部党委委员、老干部书记。

 

      许传培:朱熹书院院士、研究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厦门海西创作基地主任,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级老师。

 

      吴海友: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一级书法家,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文化中国签约书画家。

 

      开幕式在上午10时举办,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高运甲,央视《寻宝》鉴定专家、林散之大师弟子、书法名家王敬之,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执行主任、著名思想者张胜利,军博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洪海,朱熹书院院长徐韶杉,文化中国总裁、策展人高松,厦门新同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荣崇,厦门市澎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军注,磊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清林,著名陶瓷美学家、艺术评论家李伟杰,中国孔子国画院院长杜中良,CCTV中国影响力·文化中国艺术家沙龙执行主席高群等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2014111014589167.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现场

 

      央视《寻宝》鉴定专家王敬之在致辞中批评了书法界现状是“百花齐放,杂草重生”,肯定了六位书法家参展的作品传递了正能量,代表了艺术的正确发展方向。

 

      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执行主任、著名思想者张胜利在致辞中分析了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结合自己创立的中国文化长征已走过辉煌的五十三场的实践经历,提出中国书画当今的发展趋势关键是“尚势”和“尚趣”的理念,点评了参展书法家作品在“势”和“趣”上的充分表现。

 

      厦门市澎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军注在也在开幕式上致辞,朱熹书院院长徐韶杉向书法家许传培颁发院士聘书,展览策划人高松致欢迎词。

 

      参展书法家任玉岭、祁荣祥、薛启亮发表了感言。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任玉岭在感言中说: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为人民就要爱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艺术家应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但是当前的艺术界,“拜金主义”流行,“吹捧之风”泛滥,出现了很多“以丑为美”的“垃圾作品”,缺乏公正客观的艺术评论,希望能通过这次展览听到不同的声音,尤其是真诚的批评意见,让正能量的艺术成为主流文化。

 

2014111014550327.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任玉岭发表感言

 

      书法家祁荣祥将军、书法家薛启亮在感言中讲述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分享了书法与养生的关系,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真挚之爱。

 

      开幕式结束后,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任玉岭与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张胜利等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对书法艺术的各个层面的细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

20141110145538675.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任玉岭与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张胜利在交流中

 

      本次展览,由文化部中国佛学文化保护发展中心、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文化中国承办,厦门市澎澎食品有限公司友情赞助,朱熹书院协办,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书画艺委会、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海西创作基地、厦门博古阁古玩有限公司、厦门新同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CTV中国影响力·文化中国艺术家沙龙、中国孔子国画院、中华艺术国际交流协会、全球诗书画家联合会、文化中国书画院等单位支持。展览截止到11月13日结束。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