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派传承与高冠华的艺术成就
2014-11-07 08:59:24 作者:朱悦嘉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海派”全名叫“海上画派”。是指清末民初在上海一带居住的画家群体,他们是吴昌硕、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陈师曾等画家。以后,可称为“后海派”的是齐白石和潘天寿,接下来由潘天寿的入室三十年弟子高冠华一脉传承下来。这些画家都是开宗立派、不断创新的大师级画家。“海派”画家们之所以可称之为“大师级”,是由于他们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变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何谓“海派”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海派”全名叫“海上画派”。是指清末民初在上海一带居住的画家群体,他们是吴昌硕、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陈师曾等画家。以后,可称为“后海派”的是齐白石和潘天寿,接下来由潘天寿的入室三十年弟子高冠华一脉传承下来。这些画家都是开宗立派、不断创新的大师级画家。“海派”画家们之所以可称之为“大师级”,是由于他们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变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冠华作品
“海派”画家的宗旨
“海派”画家具有开宗立派的极强创新精神。强调“绝不做古法的抱残守缺者”,“不守绳墨”、“另辟蹊径”,风格多样、技法多变。在绘画技法和风格上的长足变通,形成了中国近代史画坛上的新格局。
“抱团取暖”修养全面
“海派”画家喜欢相互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并且是多才多艺的诗、书、画、印综合发展,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在吸收消化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自主借鉴西方的绘画法则,诸如素描、色彩等。任伯年曾在上海土山湾教堂学习西方素描,结合陈洪绶双勾添彩技法,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潘天寿、高冠华也借鉴学习西方的色彩技法,形成花鸟派崭新的绘画风格,这对于当时画界的保守陈旧、仿古风气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高冠华作品
大器晚成 衰年变法
大器晚成,衰年变法是“海派”画家又一显著特点。“海派”画家对艺术十分执着,穷其毕生精力成于绘画事业。吴缶庐尝与友人曰:“小技拾人者则易,创造者则难。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吴昌硕自谓“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以及齐白石的六十岁后转变风格。都是画界大器晚成的美谈。
作为潘天寿的入室三十年的弟子高冠华先生,不仅在“北艺”的十年教学中贯彻海派的创新精神,而且,用一生的精力身体力行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1.在美术教学上他提出的“构图十要”是美术教学上的重要文献。在作画方法上他提出“十六字诀”更是他的独特作画风格解析的钥匙。
2.在写意花鸟画上他首创激情快速做画的动态语境画法。此法刚好区别于潘天寿的静态语境。在他的画作面前你会听到鸟语、感到枝摇花开的微颤、初雪的轻轻飘降和光幻的移转。总之画中的一切都充满生气。就像他本人的性格开放不羁。

高冠华作品
3.骨感用笔。在勾画的折笔点上为强调力度采用了书法上用笔的顿折方法。这是以书入画的新创。
4.借用西方的润色的方法,在写意花鸟画法上用以烘托空间和气氛,并渲染色调,造成感人的独特魅力。
5.打破构图常理,大胆使用充满画面的左右对称中心构图法。
6.首创画树枝线条的搭配方法;即十字交叉、垂直转折、米字交叉的最具有形式感的崭新技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