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陶瓷工艺美术家吴艳青

143404gq5rjsn53ntkrjjo.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剪云披雪蘸丹砂   

青不善修辞,却很真诚实切,从下面的访谈问题中就可以轻易看出。原本我以为一个聋哑的艺术家,会像贝多芬那样倔强,性格冷涩且不解人意。通过短短时间的接触与交流,竟发现青意外的体贴温柔、善解人意,像她的画一样,牡丹花安静又热情的盛开于白色瓷瓶上,闲雅、大气、繁华,相应的,青的性格在安静、宽容中又带着生命的喜悦和活泼,朝气蓬勃,恰恰照应了王右丞的那两句诗——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43421ia6g3lgv94y3343a.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艳青

“本人于1985年出生,从小就酷爱画画,由于自身是聋哑人,任何学习都会难于常人,我只有加倍付出努力,用我的心去领悟每一幅画的意境,全身心地投入绘画学习中。”为了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能,吴艳青于2004-2006年研修于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后在汉光陶瓷公司工作,工作6年多以来,具体做过陶瓷彩绘,釉下彩绘、彩绘勾线和汾水的工作,技术很精湛,完成的产品有:樱花蝴蝶、杜鹃、牡丹花、兰底连枝花杯、白玉樱花、飞天斗笠碗等。这些产品当中,在汉光瓷完成的《盛世奇迹》于2010年在金融街购物中心圣大开幕式展览。 

她的画追求独特创新,敢于大胆尝试,常常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而且意蕴深远,画中能够体现人类内心深处的想法,能够让人产生共鸣。正如《自由》这幅画中描述,尽管有一些人充满了迷惘、恐惧,但是他们的内心仍然是渴望得到解放,渴望自由,他们在挣扎,他们正在努力向上,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意境。 

 

      大学生艺术在线艺术的“传统”与“新潮”您更趋向于哪方?其原因是什么?

 

      吴艳青:新潮,首先人本身要有创新,要开朗舒心,活着不累。画面就可以更加生动灵气,形状上多变化性,可以狂野一些,奔放一些,可以夸张一点,还要更放开,画面有大气的感觉。

 

      大学生艺术在线您认为在当前的艺术市场环境下,青年艺术家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吴艳青:最需要注意的是:画面质量要好,创意自由,画面生动。发自内心,画画不要太死板,没灵气,放开画别太约束,细节画的顺手别太规则。多注意形状丰富一点,放开些,大胆的画颜色漂亮。 

                                                                               

      大学生艺术在线您对以后青年艺术发展方向有什么见解?   

 

      吴艳青绘画画面要有雕刻的感觉互相压的感觉,画面看起来像叠起来一样,你叠我,我叠你,紧的地方出层次来。松紧有度,互相映衬,色彩丰富,用笔大气,画面生动!  


      大学生艺术在线您对自己未来艺术发展的定位是什么?   

 

      吴艳青:当代艺术油画在不断发展变化,我要进行的是现代性中国油画的创作。我油画作品的创,刚从创新性开始时间需要很长,创造的形态富有灵气,更有乐趣,更富有个性。借鉴木雕的技法来使我的绘画具有创新性,使画面更有层次感,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就是我还要这个艺术创作的永恒的东西,中国油画的创作作品的一种追求目标。所以要坚持具有画家特征的艺术创造。    

 

      术作品是艺术家创作的精神产品,它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呈现给受众。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却是显显出成人无可比似的胆大想像力和创作力。当代艺术家的绘画,大部分是用抽象和变形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表达内心的感受。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艺术作品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的渴求和理想。

 

      吴艳青简介

 

      吴艳青,女,1985年生于江西省九江市,现居住于上海市松江区,2004-2006年研修于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工艺美术专业。6年的陶瓷彩绘,釉下彩绘、彩绘勾线和汾水的工作经验,技术精湛。现研究并开始从事油画创作。

 

 143630qvn7ruv7blecvubk.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艳青作品

143633o4lkjzmg5n31j64v.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艳青作品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