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文物事业发展情况和2014年工作重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材料

 

      2013年文物事业发展情况和2014年工作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一、2013年文物事业发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取消由政府出资修缮的非国有国保单位转让、抵押或者改变用途审批,境外机构和团体拍摄文物审批,处理有关可移动文物或标本许可等3项审批事项下放考古发掘单位保留少量出土文物留作科研标本许可事项。

 

      2.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国保单位维修及防雷项目立项审批与技术方案审核分开,引入市场主体承担技术方案审核任务;将国保单位防雷工程技术方案审核,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方案审批和结项验收,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甲级(一级)资质年检下放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制定项目审批改革相关规范性文件,各省文物行政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

 

      (二)全面展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落实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与有关部委分别印发通知,落实普查任务。各地积极动员部署,组建普查机构,基本落实普查经费。开展省、市、县三级普查人员培训,完成普查骨干培训1.5万余人次,1.6万余名普查员持证上岗。初步摸清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约2%的国有单位收藏有文物。

 

      (三)切实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1.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3处,国保总数达到4295处;各地核定公布新一批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多文物资源纳入依法保护范围。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2.承德避暑山庄、山西南部早期建筑等重点工程继续开展,文物援藏、援疆工作稳步推进,平安故宫工程全面启动,玉树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圆满收官,雅安地震、延安特大洪涝、岷县和漳县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扎实推进。

 

      3.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推动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沿线文物保护项目田野考古、丹江口库区文物抢救保护项目蓄水前验收。赴南沙海域开展首次远海水下考古调查和执法巡查。

 

      4.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申遗,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5项,位居世界第二。完成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的前期准备,确定土司遗址为2015年申遗项目。印发《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试行)》。

 

      5.开展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和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举办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讨会,探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发展之路。

 

      (四)着力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

 

      1.博物馆发展势头良好。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866个,其中国有博物馆3219个,民办博物馆647个。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等新馆相继落成。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2.2万个,年接待观众5.6亿人次。

 

      2.加大馆藏珍贵文物修复力度,完成6000余件馆藏濒危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启动800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加强文物市场监管,完善文物拍卖标的备案制度和文物拍卖企业资质评审机制。促成法国比诺家族捐赠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

 

      (五)推进文物保护法修订和制度体系建设

 

      1.开展文物保护法修订前期研究,明确修法重点和草案框架。文物保护法修订已列入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和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

 

      2.发布2020年文物事业发展目标体系,构建事业发展中长期目标任务。明确文物保护标准体系框架。

 

      3.与财政部修订发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扩大资金支持范围,加强经费使用绩效管理。2013年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达到140亿元。

 

      (六)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1.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会同国家旅游局对四川、安徽、陕西、湖南等11个省份进行重点督导,查明文物保护单位违法违规行为126起,完成整改59起,明确整改措施67起。

 

      2.召开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持续推进文物安全协调机制。开展区域性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部署文物系统文物安全大检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万多个。

 

      (七)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1.与尼日利亚、瑞士和塞浦路斯签署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政府间双边协定。当选1970年公约首届附属委员会委员国。启动乌兹别克斯坦萨马尔罕古城和蒙古国古塔修复援助项目,推进援柬二期茶胶寺修复工程。

 

      2.与台港澳地区的文物交流更加务实。举办第五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光照大千展》在台引起良好反响。组织台湾青少年和中学教师中华历史文化研习营活动,支持澳门文物大使协会赴内地交流。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