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曾被指一生奢侈 司马光育儿以此为反面典型
前些天一则新闻说,有澳大利亚公司生产专供“土豪”的黄金厕纸,每卷纸价值八百万元。还有报道说,有“土豪”在网上选购一种“黄金丸”,服用后排泄物便会变得“像金子一般闪闪发光”。如此视金钱如粪土的举动,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要是往回走几百年,古代土豪们的奢侈生活一点也不比现在“逊色”。
后蜀国君孟昶喜用七宝溺器
孟昶是五代后期后蜀最后一个君主。据史书记载,孟昶其人,贪酷无比,生活更是奢侈无度,整日醉生梦死。他在位三十一年,把个蜀地搞得民怨沸腾,国力凋敝,国家也最终被宋主赵匡胤所灭。灭蜀后,蜀国宫廷中的宝物珍玩自然也就悉数落入了赵匡胤的腰包。有一天赵匡胤检视所得,见库中有一物甚是稀奇,周边饰以宝石、金、玉之类,初不明就里,等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原来是孟昶曾经用过的溺器。啥是溺器,通俗地说那就是孟昶平日里用来撒尿的尿罐子。赵匡胤看罢不由长叹:“自奉如此,欲求无亡,得乎?”于是下令将此物连同其他缴获而来的奢侈品一并焚毁了事。
北宋名臣寇准奢侈燃烛
一说到北宋名臣寇准,许多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那个刚正不阿、心忧国难的寇老西儿形象。殊不知,寇准虽忠却也奢靡无度。据《宋史·寇准传》中描述:“(寇)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试想,在那个尚点灯燃烛的年代,寇准整晚醉生梦死,大点灯烛,那是何其的浪费。
《锦绣万花谷》又记载说,寇准一生都奢侈无比。他到各地为官,一旦离任,后任官员收拾房子,一准能看到厕所里结垢成堆的蜡油。后来,司马光教育儿子时,就干脆以寇准的故事作为反面典型,动辄以“近世寇莱公(准)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等为说教之词。没想这一招还真灵,司马光还真以此教育出了一个勤俭持家、行为低调的司马康出来。
南宋酒官吃羊肉吮汁吐滓
如果说孟昶、寇准那是大“土豪”,他们生活奢靡本就稀松平常的话,但是那些古代的小“土豪”的奢侈行为照样会让人瞠目结舌。据宋代笔记《夷坚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镇江府有一酒官,生活富足,无日不会客,饮食也极为讲究。下面的差役们要请他吃饭,如果不是他自己指定的饭店他都不会去,就是到了饭店,饭菜如不出于自己相熟厨师之手,也不会动筷子。他到哪儿吃饭,下人们都需要随身带着桌子相候。最叫人难以想象的是他非常喜欢吃羊肉,但是吃羊肉“唯嚼汁,悉吐其滓”。众人不解,他则笑答:“食肉,以汁为精,吮其汁则足矣。肉,腌臜之物,固当舍之。”就是这样一个大富翁,几年后却因败家而流落街市,“着破布裘,裘半为泥所污,跣足行,形容不可辨”。有老朋友偶尔碰到请他吃羊肉,其见肉即食,大快朵颐。大家笑问为何食肉,他又振振有词:“羊肉,肉中珍物,舍之可惜。”众皆大笑,以讥其败家之行。
明代土豪食用一年只取两粒的鹧鸪米
五代、宋朝的土豪们已然如此,明清时期的土豪更为夸张。王士祯《居易录》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弋阳有个人叫汪少伟,因为人仗义、好客洒脱,见尽了世面。有一次,朋友请他吃饭,但饭桌上只上了半碗米饭。汪少伟以为吝啬,稍显不悦,但一尝才发现此米香滑异常,为平生所未见。他很好奇忙问此米来由。朋友告诉他这种米产自四川,是将稻谷种在鹧鸪鸟的尾巴上,一根尾羽所产之米,一年只取两粒食用,其余则舍弃不用,明年再种再收,周而复始。汪少伟恍然大悟,方觉此人竟富贵至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